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漫步者音响:开启听觉盛宴,探索音符间的美妙旅程

说实话 第一次把漫步者音响接上电源的时候 我压根没指望它能带来什么惊喜,不就是个黑乎乎的方盒子嘛 插头有点紧 费了点劲才塞进墙上的插座,当时正忙着手头的事 只是想着需要点背景音 别让房间太死寂。

按下那个有点晃悠的开关 指示灯幽幽地亮起蓝光 像深夜海面上的浮标,第一声音符出来的时候 我正低头看手机 就愣在那儿了,是平时听惯了的爵士乐 但贝斯弦拨动的那种震颤 是从地板缝里慢慢爬上来的 沙沙的 带着木头地板的温度,小号的声音不像是在喇叭里响 倒像是有人靠在窗边吹 气息的强弱变化清清楚楚 甚至能“听”出铜管微微发热的那种质感,我放下手机 有点懵 这玩意儿…是不是哪里不对劲?

后来才明白 不是它不对劲 是我以前听的 都太“对劲”了,之前的音响 声音太干净了 像被漂白水洗过 每个音符都规规矩矩站在该站的位置 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漫步者这个…怎么说呢 它让音乐活了 有了毛边和呼吸,听雷鬼乐的时候 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吉他手拨片的触感 一个可能用的是尼龙拨片 声音圆润些 另一个用的金属拨片 带点挑衅的刮擦声,鼓点不再是“咚、咚、咚”的节拍器 能听到鼓槌接触鼓面一瞬间的弹性 然后是声音在空气中散开的轨迹 像石子投入深潭后的涟漪 一圈圈 撞到墙壁再弹回来。

漫步者音响:开启听觉盛宴,探索音符间的美妙旅程

我开始干一件特傻的事:重新听那些自以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专辑,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 前奏那段清唱 这次真的听出了所谓的“口水音” 不是噱头 是真的能感觉到气息在口腔里微微转折的细节 带着一点点湿润感 仿佛她就站在一米开外 连呼吸的轻微停顿都一清二楚,这感觉有点诡异 又莫名亲切 像在和老朋友聊天时 突然发现他眼角多了一条你从未留意过的细纹。

有时候下班累得跟一摊泥似的 瘫在沙发上 也懒得选歌 就随机播放,有次放到一首完全陌生的后摇 开头是漫长的、几乎听不见的电子噪音 细微得像雪花电视屏的杂音,要是以前 我肯定直接切掉了 觉得是故弄玄虚,但那天 鬼使神差地 我忍住了那几近无声的几十秒,低频如同深海巨兽的心跳 缓慢地、沉重地涌上来 不是听到的 是整个房间的空气被压实了 胸口能感觉到那种压迫感,接着所有乐器轰然炸开 但每一种声音都清晰可辨 吉他失真的噪音墙 贝斯沉稳的根基 鼓槌疯狂敲击的杂乱节奏 它们交织在一起 却又不互相吞噬,那一刻 真的不是“听”音乐 是整个被声音包裹、托举起来了 疲惫感像被震碎的玻璃碴 哗啦啦掉一地。

漫步者音响:开启听觉盛宴,探索音符间的美妙旅程

这音响也有让我哭笑不得的时候,看电影 一颗子弹飞过的轨迹 从左边嗖一下到右边 声音的移动轨迹太真实了 把我家猫吓得从窗台直接蹦起来 毛都炸了 惊恐地满屋子找那个“飞过去的东西”,还有次听马勒的交响乐 动态范围大得吓人 轻柔处细若游丝 得竖起耳朵 爆棚乐章来时 窗户玻璃都跟着嗡嗡共振 楼下邻居大概以为我在家里搞什么破坏。

它不算完美 真的,有时候蓝牙连接会卡一下 像唱歌的人突然打了个嗝 然后又赶紧接上,它的外观嘛 就是朴实无华 扔在角落毫不起眼,但就是这么一个家伙 让我重新学会了“听”,它不像那些贵得离谱的Hi-End设备 需要正襟危坐 沐浴更衣才能聆听,它更像个随和又有点执拗的朋友 把你拉过来 说“别忙了 你听听这个 这个细节 绝了”。

夜晚成了我期待的时段,关掉大灯 只留一盏昏黄的台灯 声音从那个黑盒子里流淌出来 不再是背景 而是整个空间的主角,每一个音符的间隙 似乎都藏着之前被忽略的秘密 而这段由它开启的美妙旅程 好像 才刚刚走到第一个让人心动的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