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2024年笔记本CPU性能天梯图:全面解析主流处理器排行与选购策略

哎,说到2024年的笔记本CPU啊,真是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我前几天还在翻看各种评测,感觉这市场变化快得跟翻书一样,去年还吹上天的型号,今年可能就…嗯,有点尴尬了,你别指望我能给你一张完美无缺、像教科书那样的天梯图,那玩意儿太假了,现实用起来总有些出入,我就按自己的理解,结合今年的一些新动向,唠唠嗑吧。

先说说英特尔这边吧,酷睿Ultra系列,这名字听着就…挺“Ultra”的,对吧?其实最大的变化就是把Arc独显塞进去了,搞了个分离式模块设计,听起来很酷,但实际用起来呢?我感觉啊,对普通办公、看视频的人来说,提升可能没那么“哇塞”,续航倒是确实好了一点点,但你要是碰上个特别吃单核性能的老软件,或者一些专业应用,它那个多核调度有时候会让我觉得…嗯…是不是哪里卡了一下?就那种,你以为它该全力冲刺了,结果它先犹豫了半秒,Meteor Lake架构,纸面参数漂亮,但实际表现真的因软件而异,有点挑食,我自己的体验是,用它处理大量Excel数据或者同时开十几个浏览器标签,再加个微信视频,风扇声音会比预想的大一丢丢,不过温度控制还行,不至于烫手。

AMD呢,锐龙8040系列,说实话,名字有点唬人,它其实算是7000系列的优化版,不是彻底换代,最大的卖点还是AI算力,那个NPU,但问题来了,现在有多少软件真正能用上这个NPU呢?我掰着手指数了数,好像…也没几个大众常用的,所以这个AI性能,目前看更像是个“期货”,未来可期,但眼下嘛…你懂的,不过它的Zen 4架构底子是真不错,多核性能在很多渲染、编码任务里依然很猛,而且续航普遍反映比同档位的英特尔要强,我有个朋友做视频剪辑的,他用的是锐龙7 8845HS,说导出速度挺爽的,就是偶尔会抱怨个别冷门插件兼容性有点小毛病,但主流软件都没问题。

苹果的M3系列,哎,这家伙就是个异类,放在这个天梯图里比较其实有点不公平,因为它整个生态是封闭的,M3 Max那个性能,尤其是图形处理,确实恐怖,做高清视频、三维渲染的人眼睛会放光,但它的强,是建立在软硬件高度集成的基础上的,你一旦脱离苹果生态,或者需要运行一些只有Windows才有的专业软件,那就…抓瞎了,所以你看,天梯图不能光看跑分,还得看你在哪个“世界”里生活,我试用过一阵M3的MacBook Pro,那个流畅度和屏幕素质没得说,但就是用不惯macOS,总觉得有些操作别扭,最后又换回来了,这算不算一种…性能浪费?

至于高通骁龙X Elite,这是今年的新玩家,搞ARM架构的,口号是续航逆天,永远在线,我看了些早期评测,续航确实吓人,轻度办公能扛快20个小时,但兼容性是最大的问号,Windows on ARM,听起来美好,实际运行x86应用要靠转译,效率有损耗,你打个老游戏,或者用个偏门的行业软件,很可能就卡顿或者干脆闪退,所以它适合什么人?可能就是那些常年出差,只需要处理文档、收发邮件、开视频会议,对绝对性能要求不高,但对电池寿命有执念的人,我反正…还在观望,不敢轻易上车。

所以你看,这个“天梯图”在我脑子里根本不是一条笔直的线,更像是一张模糊的地图,不同区域适合不同的人,你要是硬要我排个序,从绝对的多核性能(比如跑Cinebench R23这种)来看,大概是:苹果M3 Max顶配 > AMD 锐龙9 8945HS/HX ≈ 英特尔酷睿Ultra 9 185H > 往下排,但单核性能、游戏表现、续航、发热…每个维度排名都会变,甚至同一个CPU在不同笔记本里因为散热设计不同,性能释放也能差一截,这找谁说理去?

选购策略?别光看CPU型号后面那个数字大小,那都是营销策略,首先想清楚你最主要干嘛,是天天打3A大作?那可能英特尔酷睿Ultra 7 155H或者AMD 锐龙7 8845HS会更稳妥,显卡驱动和游戏优化积累更深,是搞程序开发、视频剪辑?多核性能强的AMD锐龙9系列或者英特尔酷睿Ultra 9可能更有效率,但一定要选散热好的笔记本模具,不然性能根本发挥不出来,就是普通上学、办公、追剧?其实中端的锐龙5 8645U或者酷睿Ultra 5 125H完全够用了,把钱省下来加个内存或者换个好点的屏幕更实在,还有,千万别忽视散热!再好的CPU,塞进一个散热拉胯的轻薄本里,也会变成弱鸡,多看看实际评测,尤其是那些持续负载下的性能曲线和表面温度,比只看参数表有用多了。

吧,2024年选笔记本CPU,没有唯一解,它像个拼图,你得把自己的需求、预算、对续航和便携性的要求都摆出来,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块,别人云亦云,也别被那些夸张的跑分忽悠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虽然这话有点老套,但理儿是这么个理儿,我得去喝口水了,琢磨这些东西脑子都乱了。

2024年笔记本CPU性能天梯图:全面解析主流处理器排行与选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