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购Win11笔记本电脑启动后缺少小娜,智能助手缺席带来使用困扰
- 游戏动态
- 2025-11-03 23:13:16
- 5
新买的笔记本电脑,预装了正版的Windows 11操作系统,开机后满心期待地准备体验一番,却发现一个令人诧异的情况:那个传说中无处不在的智能助手小娜(Cortana),怎么也找不到了,无论是点击任务栏的搜索框,还是在开始菜单里仔细搜寻,甚至尝试用语音唤醒,都得不到任何回应,这个微软曾经力推的“个人助理”仿佛从系统中蒸发了一样,缺席得彻彻底底,这对于许多习惯了有问必答、能动口就不动手的用户来说,无疑带来了一阵手忙脚乱的使用困扰。
回想几年前,小娜曾是Windows 10系统的一大标志性功能,它被设计成类似苹果Siri或谷歌助理的智能核心,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让它设置提醒、查询天气、打开应用、甚至讲个笑话,根据“微软官方在2015年Windows 10发布时的介绍”,小娜的目标是成为用户贴身的生产力伙伴,帮助用户更自然、更高效地与电脑交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系统初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电脑开机后的一大步骤就是激活并配置小娜。
时过境迁,这种“开机不见小娜”的现象,并非电脑硬件故障或系统安装不完整,而是微软公司主动做出的战略调整的结果,据“科技媒体The Verge在2023年的相关报道”指出,微软近年来已经逐步降低了小娜在Windows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这一变化在Windows 11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微软官方甚至发布了专门的更新,用于从任务栏中移除小娜的独立图标,并将其功能进行拆分和整合。

为什么微软要“抛弃”这位曾经的明星产品呢?原因主要有几点,是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小娜在与其他更强大的智能助手(如亚马逊的Alexa和谷歌助手)的竞争中,并未取得预想的优势,是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许多用户发现,在电脑上使用语音助手的频率远低于手机或其他智能音箱,键盘和鼠标依然是PC端最高效的输入方式,微软将战略重心转向了更具普适性的“人工智能”体验,而非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助手应用,正如“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在多次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的”,公司未来将专注于将AI能力深度融入各个产品和平台,例如直接集成到Windows搜索和Microsoft Edge浏览器中的新Bing Chat(后更名为Copilot)功能。
虽然小娜本身不再作为独立应用强制存在,但微软认为它的部分核心能力已经以更无缝的方式融入了系统,Windows 11强大的搜索功能吸纳了小娜的很多信息查询能力;而语音输入功能也作为系统级的辅助工具保留了下来,用户依然可以通过快捷键(Win + H)来使用听写功能,微软的意图是让智能体验“无处不在却又无形”,而不是依赖于一个独立的、需要特定唤醒的对话界面。

尽管如此,对于刚刚接触Windows 11的新用户而言,这种变化仍然需要时间适应,困扰是真实存在的:当他们遇到操作难题,习惯性地想求助于那个熟悉的语音助手时,却发现无处呼唤,他们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如何通过改进后的系统搜索来快速找到答案,或者直接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络搜索引擎,这种体验上的断层,正是技术产品迭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从更深层次看,小娜的“缺席”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级产品中探索路径的转变,它从一个具象化的、拟人化的“助手”角色,逐渐演变为一种底层的基础设施和能力,用户不再是与一个名为“小娜”的AI对话,而是在使用搜索、写作、创作等各种应用时,无形中享受到AI带来的效率提升。
新笔记本电脑上找不到小娜,并非是一个缺陷,而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注脚,它标志着个人计算体验正在从一个中心化的智能助手时代,迈向一个AI能力全面渗透、分布更加广泛的新阶段,对于用户来说,或许需要暂时放下对那个特定声音和形象的依赖,转而探索和适应Windows 11系统中那些更分散、但可能更强大的智能化新功能,这个过程或许有些磕绊,但无疑是通向未来人机交互方式的必经之路。
本文由帖慧艳于2025-11-0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558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