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种草”探源:从社交互动到消费决策的演变
- 游戏动态
- 2025-10-24 21:22:22
- 3
(轻咳一声,整理了下并不存在的衣领)说起“种草”这词儿,现在简直像空气一样渗进生活缝隙里了,你肯定记得——大概就是某天刷朋友圈,突然发现闺蜜连发三条九宫格配文“被疯狂种草这个护手霜!”,或者直播间里主播举着腮红大喊“这支绝对要种草给姐妹们!”的那个瞬间,但要是真往回捋…这事儿得从十几年前的豆瓣小组说起,那时候的“种草”还带着点文艺青年的腼腆劲儿。
记得2008年前后吧,豆瓣上一个叫“我们就爱买东西”的小组里,有人发了条试色帖,末尾写了句“完了,这盘眼影把我种成一片草原”,当时这种说法还带着点自嘲的撒娇感——像是不小心在心里埋了颗欲望的种子,眼看着它疯长却无可奈何,那会儿的种草更像秘密交换:谁发现了某本绝版书,某家巷子深处的卤煮,带着发现宝藏的窃喜悄悄“种”给同好,有次我亲眼看见个帖子,楼主用三百字描写某款墨水在宣纸上的洇染效果,最后才扭捏地补了句“要是实在想知道牌子…私信我吧”,现在想想,那种带着体温的分享欲,简直像手写情书一样古老。

转折大概发生在2013年前后?微博带火了“种草机”这个标签,原本悄悄生长的野草突然被撒了化肥,有个特别戏剧性的案例:某款日本洗发水因为某个美妆博主的深夜哭诉——“用了它前任回头找我”这种离谱故事——居然真在代购圈断了货,这时候的“种”已经带点催眠意味了,就像…就像有人拿着小锤子轻轻敲你太阳穴,把购买欲哒、哒、哒地敲进潜意识里。
等直播电商杀进来,“种草”彻底成了狂风过境,我总记得某个头部主播把腮红往手背上一抹,弹幕立刻飘过“求求你别种了 钱包要起义了!”的哀嚎,现在的算法更绝,它甚至能算出你哪天半夜会脆弱到对一条碎花裙心动——上周我明明在搜露营帐篷,结果第二天首页全是“户外女孩必备的二十件神器”,第三件那个蝴蝶结头灯简直荒谬得让人想下单,这种时候,“草”已经不是长在心上了,根本是直接从眼球血管里冒出来的。

不过最让我后背发凉的是去年某网红火锅店的案例:他们在抖音投放了五百个“沉浸式吃播”视频,画面里永远有滴着红油的毛肚特写和同桌人夸张的“唔!这个绝了!”画外音,后来被扒出有些群众演员连续七天在不同桌次出现,连惊叹的语调都像复制粘贴,这时候的种草早褪去了早年的羞涩,变成精密的情感流水线——用一模一样的惊呼声当养料,把消费冲动催生成热带雨林。
(突然停顿,盯着窗外发呆)有时候刷着那些精心编织的种草文,会莫名想起小时候邻居阿姨扒着阳台栅栏,举着刚蒸好的包子喊“快尝尝,我放了荠菜和虾皮!”那种活生生的、带着油烟气的推荐,现在数据生成的“个性化种草”,反而像用3D打印技术复刻一碗外婆的红烧肉,香气模拟得再像,总缺了锅边上那点偶然焦糊的烟火气。
所以你看 ,这个词从豆瓣到抖音的迁徙史,何尝不是场社交信任感的变形记呢?最初是悄悄塞小纸条的暧昧,后来变成广场上的集体狂欢,现在可能更像一场大型的消费主义心理剧,只是不知道当年那个在豆瓣小组里为眼影尖叫的姑娘,看到如今直播间里“三二一上链接”的疯狂秒杀时,会不会恍惚觉得,自己当年随手种下的,其实是颗基因变异的魔豆。
本文由歧云亭于2025-10-24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423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