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探索游戏盒大全的世界:每一款都是乐趣的无尽源泉!

哎,说到游戏盒,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不是现在那些光溜溜的塑料盒子,是小时候那个被我塞在床底下的铁皮盒子,绿色的,边角都磕得翘起来了,露出里面有点生锈的底色,打开它得费点劲,扣得特别紧,每次“砰”一声弹开,都像打开一个宝藏,那味道,怎么说呢,一股旧纸张、塑料和一点点铁锈混合的味儿,现在好像还能闻到。

那里面装的哪是游戏啊,简直是我整个乱七八糟的童年,一副扑克牌,缺了张黑桃K,我们用一张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片代替,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画了个戴皇冠的小人;几个玻璃弹珠,最好看的那颗“猫眼”中间有道裂痕,对着光看,里面的彩色花纹就像活了一样;还有一个木质棋盘,自己用钢笔画的格子,线都画歪了,玩“飞行棋”的时候,骰子老是滚到那个凹陷里,争得面红耳赤……这些玩意儿,现在看简直寒碜,可那时候,就这个破盒子,能变出一下午又一整个夏天的快乐,我们就在水泥地上、草席上,能为了一步棋吵翻天,也能因为赢了颗最普通的弹珠高兴得满院子跑,那种乐趣,没什么规则,甚至有点野蛮,但特别真,像刚拧开瓶盖的汽水,气泡直接冲到鼻子上。

后来嘛,长大了,见识了所谓的“高端”游戏,包装精美得像艺术品,规则说明书厚得能砸晕人,一开始也沉迷过,觉得这才叫专业,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有点不对味了,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是礼貌的,安静的,严格按照规则书一步步来,像完成一个精密仪器组装,乐趣好像被框住了,被“正确”和“胜利”这两根绳子捆得死死的,我有时候会走神,会想起那个缺了牌的扑克游戏,我们当时自己编了个新规则,虽然听起来很蠢,但大家笑得东倒西歪,现在这种“完美”的快乐,总感觉隔着一层什么东西,凉凉的。

我好像又开始往回找了,不是找童年,那找不回来,是找那种“活”的感觉,我开始留意起各种稀奇古怪的游戏盒,有一次在一个快关门的旧书店角落,发现了一盒纸牌游戏,估计是某个非常小众的独立设计师弄的,盒子就是简单的牛皮纸,上面用印章盖了个模糊的图案,里面的牌,纸张薄得有点透光,插画风格诡异又迷人,像小孩的涂鸦,又藏着点成人的暗黑童话,规则书就一张纸,好多地方语焉不详,需要玩家自己去“悟”,第一次和朋友玩,我们简直一头雾水,吵了半天,尝试了各种可能,最后好像也没玩“对”,但那个晚上,我们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直在猜测设计师到底想表达什么,甚至开始自己往里加戏,那种感觉,就像一起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这盒子只是个引子。

还有一次,淘到一个号称是“解谜盒”的东西,打开,里面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小物件:一封字迹潦草的信、一张老旧的地图、一个密码盘、甚至还有一把小钥匙,你得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才能一步步解开最终的秘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趴在客厅地板上,把地图翻来覆去地看,用铅笔在信纸背面写写画画,老婆说我走火入魔了,最后钥匙打开一个小木盒,里面就是张写着“恭喜你”的纸条,你说这有啥意思?但那个探索、连接、绞尽脑汁的过程,太迷人了,它给我的不是答案,而是一段完全属于我自己的、笨拙又专注的时间。

我现在觉得,一个真正有趣的游戏盒,它自己就不是“完整”的,它得像一颗种子,或者一个未完成的乐高模型,故意留出好多空白和毛边,等着玩家用想象力、用争吵、用笑声,甚至用失败的尝试去把它填满,它不应该是一件完美的商品,更像一个有点个性的朋友,邀请你进入它的世界,然后跟你说:“规矩大概是这样,但具体怎么玩,咱们一起看着办吧。”

我的书架现在乱得很,一边是那些包装华丽的“大作”,规规矩矩站着军姿;另一边,则堆着好些个奇形怪状、甚至有点破旧的盒子,它们挤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我伸手去拿的时候,多半会伸向后者,因为我知道,打开它们,打开的是一次不确定的冒险,乐趣不是设定好的程序,而是像野草一样,从那些不完美的缝隙里,自己疯长出来,这大概就是游戏盒大全的世界吧,没有边界,每一款都通向一个独特的、有点混乱但生机勃勃的乐园,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盒子里,藏着怎样一片待开垦的荒地,等着你去撒野。

探索游戏盒大全的世界:每一款都是乐趣的无尽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