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电脑核显性能全解析:2021天梯图助你轻松选配置

哎,说到电脑配置啊,核显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你说它鸡肋吧,现在性能确实上来了,玩点轻量游戏、处理个视频啥的还真能顶一顶;你说它强吧,跟独立显卡一比,又总觉得差那么一口气,2021年那会儿,其实核显市场挺有意思的,AMD和Intel两家掐得厉害,局面有点乱,但仔细捋捋,还是能看出点门道。

我记得那时候,AMD的核显,名字叫Vega,是集成在锐龙APU里的,比如锐龙5 5600G、锐龙7 5700G这些,它的强项是啥呢?就是那个图形架构底子好,特别是如果你用的内存是双通道、频率高一点的,比如3200MHz甚至3600MHz,它的性能能蹦跶得挺高,玩个《英雄联盟》、《CS:GO》这种级别的网游,在中低画质下,帧数能跑到很流畅的水平,甚至稍微调低点特效,碰碰一些3A大作也不是完全不行,但有个问题,AMD的驱动吧……那时候总感觉有点玄学,有时候更新个驱动,性能反而会抽风一下,得自己折腾,APU的CPU部分虽然也很强,但总感觉为了这个核显,得多花一点钱在CPU上,如果你本来打算以后加装独显,就有点……嗯,怎么说,资源错配?

Intel那边呢,2021年主要是第11代酷睿的Iris Xe核显,像i5-1135G7、i7-1165G7这些笔记本上很常见,桌面端像i5-11400也带个UHD 730,它的特点是比较均衡,驱动稳定性通常比AMD那边省心点,对日常办公、看4K视频解码支持得特别好,几乎不用操心,但纯粹的3D性能,同级别下,很多时候还是比不过AMD的Vega,不过Intel有个优势,就是它的单核性能强,对于一些更吃CPU单核性能的应用,配上这个核显反而整体体验更顺滑,但你要是主要想用它来玩游戏,那可能就得调低预期了,除非你玩的都是些对显卡要求极低的独立游戏或者老游戏。

所以你看,2021年这个“天梯图”啊,它就不是一条直线,它更像是一个……一个有很多岔路的地图,你选AMD的核显,有点像选了个“偏科生”,图形潜力大,但需要你给它配好“干粮”(高频内存),而且得有点动手能力应对小毛病,选Intel的呢,像个“三好学生”,各方面均衡,省心,日常用着很舒服,但极限图形性能的天花板低一些。

我当时帮朋友选电脑就遇到过这种纠结,有个朋友,预算不高,就想买个主机先凑合用,偶尔玩玩游戏,我就跟他说,你要是图省心,以后不打算大动,就选个带Intel核显的i5,日常绝对够用,玩点小游戏也行,但你要是对游戏有那么点念想,愿意折腾下内存啥的,那AMD的5600G可能更合适,那个Vega显卡的性能,确实能让你在预算内多玩几个游戏,他最后选了AMD,结果后来还真自己加了根内存条,跑起来效果不错,还挺开心的。

还有一点挺关键的,就是内存,核显它自己没有独立的显存,全靠蹭系统内存用,所以你内存的配置,直接决定了核显能发挥几成功力,单通道内存和双通道内存,对核显性能的影响简直是天壤之别,有时候差距能达到30%甚至更多,频率也是,2666MHz和3200MHz,帧数可能就是能玩和卡顿的区别,这个细节,很多新手装机的时候特别容易忽略。

说到2021年的天梯图排名,如果非要简单粗暴排个序,在主流价位段,AMD的锐龙5000系列APU(像5700G的Vega 8)的综合图形性能通常是排在最前面的,接着是Intel的Iris Xe(96EU版本),再然后是更入门的Intel UHD显卡,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游戏、不同应用优化不一样,有些游戏可能就对Intel的架构更友好一些。

现在回过头看2021年的核显,感觉就像是个过渡期,它在告诉你,不用独显也能做不少事了,但离真正取代入门独显还有距离,选择的时候,真不能光看一个“天梯图”的位置,得想清楚你自己最主要干嘛用,是纯粹办公上网,还是对游戏有那么点小期待,又或者你是个怕麻烦的人,把这些因素和核显的特性一一对应起来,才能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轻松配置”,不然,光盯着性能数字,很容易选了个自己用着别扭的东西,装机这事儿吧,有时候合适的,比最强的更重要,你说是不是?

电脑核显性能全解析:2021天梯图助你轻松选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