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笔记本CPU性能天梯图详细解析与排名指南
- 问答
- 2025-10-24 08:46:46
- 1
哎 说到2018年的笔记本CPU啊…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那时候AMD刚靠着Zen架构缓过气来,Intel还在挤第8代酷睿的牙膏…但挤得特别狠,一下子核心数翻倍了 搞得市场都懵了,我翻箱倒柜找了些老资料 还有当年贴吧、论坛里吵翻天的帖子,试着把那个混乱又精彩的性能排名捋一捋。
先得说清楚 笔记本U和台式机完全是两码事…功耗墙啊 散热啊 限制太多了,所以这个天梯不能光看规格 得结合实际表现,我记得当时最颠覆认知的就是i7-8750H这颗神U…之前四核的7700HQ还稳坐游戏本宝座呢,它一来直接六核十二线程,多核性能几乎翻倍 搞得很多标压i5瞬间不香了,但问题也来了…很多模具散热根本压不住,跑个渲染频率掉得厉害,所以你看 光看纸面参数真的会踩坑。
AMD那边呢…锐龙移动版第一代其实有点试水的感觉,R7 2700U集成 Vega 核显确实亮眼,CPU部分和Intel对标还是差口气,主要是续航和单核优化…但价格真狠 搅局者姿态十足,我记得有个同学贪便宜买了台,玩网游居然还能中特效,就是风扇声像直升机…😅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阵营就是英特尔那些后缀带G的型号 比如i7-8809G…AMD的GPU+Intel的CPU塞一起,小众但性能怪胎 适合那些需要轻度游戏又追求便携的,价格嘛…呵呵 当时看得我肉疼。
如果非要粗暴分个梯队…顶级肯定是i9-8950HK这种 能超频的移动U,但现实中没几台笔记本能让它全力发挥,散热模组都得像砖头一样厚,第二梯队就i7-8750H/8850H这些 大多数游戏本主力,不过得挑散热好的型号,比如联想Y7000P那种双风扇多热管的…不然性能打折扣,第三梯队是i5-8300H和AMD的R5 2600H,性价比之选 适合预算不高的大学生。
低压U这边战况更复杂…Intel的i7-8550U靠四核八线程碾压了前代双核,但续航反而有点退步,AMD的R7 2700U核显强 但CPU持续输出弱,导致口碑两极分化,特别提一句苹果用的i5-8259U,28W功耗 性能释放意外地猛…可能和MacBook Pro的散热设计有关?
现在回头看 2018年真的是笔记本CPU大战的序幕…AMD还没祭出锐龙4000系列那种大杀器,Intel也被迫开始堆核心了,所以这张天梯图 很多型号现在看可能过时了 但当时的选择焦虑是真的…很多人纠结要不要等九代酷睿,或者赌一把AMD yes。🤔
哦对 还有一点 当时很多评测忽略的…厂商的调教策略差别巨大,同样一颗i7-8750H,有的本子功耗给到60W,有的偷懒只给45W,性能能差出10%以上,所以买笔记本真的不能光看CPU型号…得具体到每个机型评测。
2018年这张天梯图 现在看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切片…见证了从双核到四核再到六核的普及风暴,当时觉得强到离谱的U 现在可能还不如一颗中端移动芯片…科技这玩意啊 真是残酷又迷人,如果你还在用当年的设备 别灰心…够用就好 性能焦虑永远追不完的。😌
(字数差不多快到了吧…想起那时候熬夜刷首发的日子 真是又穷又快乐。)

本文由寇乐童于2025-10-24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411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