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探索2500U在CPU天梯图中的性能定位与选购技巧

哎,说到这个AMD的锐龙5 2500U啊…现在提起来感觉有点像在古董市场里淘宝贝,既有点怀旧又得擦亮眼睛,这U是2017年底出来的吧?当时可是AMD移动端翻身仗里的一员猛将,Zen架构初露锋芒,还塞了个不错的核显进去,但现在都202X年了,它到底处在什么位置,值不值得碰,这事儿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先说说它在CPU天梯图上的那个“窝”吧,你如果去翻现在的天梯图,得往下滑,滑到中低档那块儿才能找到它,它上面压着的是后来那些名字带“U”但数字更大的兄弟,比如3500U、4500U,更别提现在锐龙5000、7000系列那些狠角色了,下面呢,可能就是一些更老的A系列或者英特尔的老i5了,所以它的位置特尴尬,就像…像班级里那个不算差生但也绝不是尖子生,老师点名时容易忽略的中游分子,性能嘛,四核八线程,基础频率2.0,加速能到3.6,放当年是够看的,应付日常办公、开十几个网页、同时挂个微信QQ,再播个1080P视频,它还是能喘得过气来的,不会说动不动就卡给你看,但你要是想让它干点重活,比如剪个稍微复杂点的vlog,或者同时运行好几个软件,就能听见风扇开始“呼呼”地抗议,那个集成 Vega 8 显卡呢,玩点《英雄联盟》这种级别的游戏,中低画质还能凑合,但你想碰现在的3A大作?那基本就是幻灯片预览模式了…😅

所以选购技巧这事儿,就变得特别有讲究了,首先你得想明白,你买这个带2500U的笔记本是图啥?如果就是给家里孩子上个网课,或者老人看看新闻、打打麻将,偶尔处理点简单的文档,那它可能…可能还够用,毕竟便宜啊!现在市面上一些库存机或者二手机,价格可能非常诱人,但这里坑也多,比如电池健康度,这么多年了,损耗肯定大,可能插着电源用还行,一拔电半小时就歇菜,还有那个散热,当年很多模具本身就不咋地,用到现在硅脂可能都干透了,随便用用就烫手,噪音还大得像要起飞。🛫

探索2500U在CPU天梯图中的性能定位与选购技巧

我有个朋友前阵子就图便宜买了一台二手的,结果发现那个原装电源适配器特别挑插座,接触不良,动不动就断电,折腾死了,所以如果你真要买,一定得问清楚电池循环次数,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实际用个半小时,摸摸键盘区域热不热,听听风扇声是不是正常,别光看价格低就冲动。

内存和硬盘,这U对双通道内存特别依赖,如果是单通道8G,性能会打不少折扣,要是能选双通道8G(4G*2)或者直接16G的,体验会好很多,硬盘嘛,坚决别选那种机械硬盘的版本了,速度慢到能让你怀疑人生,必须是固态硬盘(SSD),哪怕容量小点,256G也比1T的机械盘用着舒心,这就像给一个老爷爷换了双轻便的跑鞋,虽然年纪大了,但走路利索多了。

探索2500U在CPU天梯图中的性能定位与选购技巧

另外有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就是驱动和支持,AMD后来的CPU架构进步很大,驱动优化也更多针对新品,2500U这种老将,可能最新的显卡驱动反而没那么友好了,有时候还会出点小毛病,所以别一味追求最新驱动,找个稳定版的用着更省心。

说到底,2500U在今天的定位,就像是一辆保养得还不错的二手代步车,能把你从A点带到B点,遮风挡雨没问题,但别指望它有啥推背感或者智能驾驶,如果你预算极其有限,对性能要求不高,而且有耐心去淘换、去打理,那它或许是个选择,但如果你对流畅度有点要求,或者希望多用几年不落伍,我劝你还是加点钱,看看更新的平台,比如锐龙5000系列以后的,哪怕是更入门的款,制程和架构的进步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嗯…大概就是这样吧,选购这种东西,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是看它能不能满足“你”的特定需求,以及在那个价位上,它是不是最合适的那个,毕竟,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