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大写数字“壹贰叁”至“拾”的规范写法与细节要点
- 问答
- 2025-10-19 20:11:03
- 1
哎,说到这个大写数字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壹贰叁”这种字,是在爷爷的老账本上,那种泛黄的纸,用毛笔写的,一笔一划特别有劲儿,当时就觉得,这哪是数字啊,这分明就是一幅幅小画儿,现在想想,那种敬畏感可能就是从那儿来的,今天咱就随便聊聊,怎么把这些字写对、写好看,不是那种死板的教程,就是一些零碎的心得,可能有点啰嗦,您多担待。
先从“壹”说起吧,这个字挺复杂的,上面是个“士”,下面是个“豆”,中间还有一横托着,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上面那部分,很多人会写成“土”,一竖出头太多了,士”是短横长竖(或者说不那么长),“土”是长横短竖,区别就在这儿,写着写着,我就觉得“壹”字像个戴着小帽子的粮仓,稳稳当当的,怪不得用来表示“一”这么重要的起始概念,写的时候,下半部分的“豆”要站稳了,最后一横得平直有力,整个字才不飘。
然后是“贰”,哎呀,这个字是我最早栽跟头的地方,它右边那个“二”上面还有两笔,像个“戈”字少一撇,但又不太一样,细节在于,那两横要稍微有点斜度,不能完全水平,而且第二横要短一些,紧贴着第一横,左边那个“贝”呢,最后是两点,不能写成“见”那样的一撇一点,我老觉得“贰”字透着一股子防备心,可能是因为它常用于票据、合同,防篡改嘛,所以结构上就弄得复杂点,让你不好改。
“叁”字,上面是“厶”,下面是个“大”加三横?不对,是“参”的简化写法,但大写数字里就用这个“叁”,关键是那三横,要均匀,间距差不多,最后一横最长,托住上面,有时候手一快,容易把三横写成一样长,就显得呆板了,这个字看起来比“叁”温和一些,圆润一些。
“肆”字,左边是“镸”(长字旁),右边是“聿”,这个字的笔画特别多,写快了容易糊成一团,重点是把左边的“长”写清楚,那一竖要拉长,右边的“聿”那几个横也要清晰可辨,我练这个字的时候,总想起古时候的工匠,那种不拘小节、放开手脚干活的感觉,“肆”也有放纵、铺开的意思,跟它的字形还挺配。
“伍”和“陆”相对好写点。“伍”就是单立人加个“五”,注意“五”的写法,最后一笔是横,要稳。“陆”呢,左耳刀要写好,那个弯钩要圆润自然,右边“击”字(其实不是标准的“击”)的竖要挺直,这两个字像可靠的伙伴,结构比较规整。
“柒”字,上面是“氵”吗?不对,是“木”字上面加一横,然后右边是“七”的变形?查了一下,是“木”字腰上缠了一道(那一点一横),下面是个“七”,这个字最容易错的就是把“七”写成普通的“七”,其实大写里那一横要写得特别突出,有时弯钩的感觉更明显,和“染”字有点像,但不一样,写这个字感觉手上都沾了漆树的汁液似的,黏糊糊的,得仔细描画。
“捌”字,提手旁加个“别”,这个“别”字左边是“另”吗?也不是,是“口”加“力”?哎,反正写法上要注意,右边的“刂”要利落,整个字有股子“分开了”的劲儿,像用工具在拨弄东西。
“玖”字,王字旁加个“久”,这个“久”字,那一撇捺要舒展,像一个人悠哉地伸开腿,注意王字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这个字有种温润的感觉,像一块黑色的美玉(玖本义就是像玉的黑石)。
“拾”,提手旁加个“合”,这个字很形象,就是用手把东西合起来拿住。“合”字上面是“人”不是“入”,口字要扁一点,写这个字动作感很强,仿佛能感觉到手指并拢的那个瞬间。
练这些字,光看不行,得动手,我用过废报纸、旧本子,有时候蘸水在桌子上划拉,一开始肯定歪歪扭扭,笔画顺序也可能错,肆”字,笔顺特别容易乱,慢慢来,对照着字帖或者规范的打印体,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拆开看,写多了,就会有一种“手感”,知道哪一笔该重,哪一笔该轻,哪个部分该收紧,哪个部分该舒展。
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但偶尔需要手写个借条、填个支票什么的,这些字蹦出来,要是写错了,可真有点丢面儿,写着写着,你会感觉不是在写数字,而是在触摸一点点历史,那种庄重、严谨的气息,是阿拉伯数字“123”给不了的,它要求你慢下来,认真点。
嗯……大概就想到这些,其实每个字深究下去都有好多故事和讲究,我也就知道点皮毛,您要是感兴趣,找个字帖多练练,比听我在这儿絮叨强多了,关键是别怕难看,先写对,再写好,好了,就聊到这儿吧。
本文由符海莹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3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