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全面解读新一代处理器性能排名:2019高清CPU天梯图,助你快速挑选最佳CPU!

哎,说到2019年的CPU市场,现在回头看看,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那时候,AMD算是彻底站起来了,英特尔呢,被逼得有点手忙脚乱,你想啊,之前好多年,大家挑CPU,基本就是看英特尔又出了什么i5、i7,频率高一点低一点,好像选择也没那么多,但2019年不一样,AMD的锐龙3000系列,带着台积电7nm工艺就杀过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块大石头,涟漪一圈圈荡开,整个格局都变了。

所以当时网上各种“CPU天梯图”特别火,大家都想弄明白,到底哪颗U才是真正的“性价比之王”,或者…哪颗是那种不计成本也要拥有的“性能怪兽”,我那时候也天天刷论坛,看评测,感觉比看连续剧还上心,现在让我完全凭记忆和感觉,唠唠那时候的处理器排名,可能有些细节记不清了,但大概的脉络和那种…嗯…选择时的纠结感,还是挺鲜活的。

先从AMD这边说起吧,2019年的明星,毫无疑问是锐龙9 3950X,这颗U,16核32线程,就这么塞进一个普通的AM4接口里,在之前简直不敢想,它一出场,就把英特尔那边对标的高端产品给比下去了,我记得当时看评测视频,up主们用各种渲染、编码软件去跑分,3950X那个多核性能,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评论区全是“AMD YES!”的刷屏,那种感觉,就像是班里来了个转学生,不仅学习好,体育还倍儿棒,直接把原来的学霸给整不会了,不过话说回来,对绝大多数打游戏的人来说,3950X其实是性能过剩的,它更像是给内容创作者、专业用户的一份大礼,你买个它来玩《英雄联盟》?那感觉就像开着重型卡车去买菜,不是不行,但…有点浪费了那股子蛮劲。

再往下,锐龙7 3700X和3800X,这俩才是更多高端游戏玩家的心头好,8核16线程,对付当时和未来几年的游戏都绰绰有余,我记得特别清楚,3700X的功耗和温度控制得出奇的好,原装散热器都挺像样,给人一种“AMD这次真的把细节做好了”的感觉,相比之下,3800X频率高一点点,但价格也贵一截,很多人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发现还是3700X更“香”,这种细微的取舍,在当时的天梯图里,往往就是相邻的两个台阶,选哪个都错不了,全看你是不是愿意为那一点点极限性能多掏几百块钱。

然后不能不提的,是那颗搅局者——锐龙5 3600,这颗U,真的是…堪称一代神U,6核12线程,性能直逼英特尔上一代的i7,但价格却只是i5的水平,它几乎成了2019年装机组网店的“标配”,预算有限又想获得出色性能的玩家,几乎无脑选它就行了,我有个朋友就是那时候装的机,选了3600,到现在玩主流游戏依然流畅得很,这颗U的出现,让“性价比”这个词有了新的定义,也逼得英特尔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定价策略,有时候想想,市场有竞争真是好事,不然我们消费者哪来这么实惠的选择。

那英特尔在干嘛呢?2019年,他们主要还是靠第9代酷睿撑场面,比如i9-9900K,这颗U在游戏表现上,尤其是对当时那些优化偏向高主频的单核性能的游戏来说,依然是王者,它的单核睿频能冲到很高,打游戏时的帧数确实会稍微漂亮一点,很多硬核电竞玩家,还是认英特尔这个招牌,但问题在于,它还是14nm工艺,功耗和发热量跟AMD的7nm产品一比,就显得有点“热情似火”了,你得配个更好的散热器才能压住,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当时有种说法是:“打游戏极致帧数选英特尔,综合应用、追求性价比选AMD”,这种分野,在2019年变得特别清晰。

到了年底,英特尔匆忙推出了第10代酷睿的一些消息,但实物还没大规模上市,所以2019年的天梯图,基本还是9代的天下,能感觉到英特尔有点被动,像是在拼命追赶,但AMD的势头实在太猛了。

回顾2019年的CPU天梯图,它不是一个死板的排名表,更像是一幅动态的战场地图,你能看到AMD如何用先进的工艺和更多的核心数,在多线程领域高歌猛进;也能看到英特尔凭借其长期的架构优化,在游戏这个单核敏感的场景下苦苦守住阵地,选择CPU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但也前所未有的有趣,你不再只是看个品牌和型号,还得琢磨自己的需求:是主要打游戏?还是也要做视频剪辑?预算到底卡在哪个位置?

现在2023年都快过完了,再看2019年的这些U,很多依然老当益壮,这说明那一代的产品力确实很强,有时候挺怀念那种…看着天梯图,一个个对比参数,纠结半天最后做出选择的感觉,那不仅仅是在买一个电脑配件,更像是在参与一场技术变革,感受着市场竞争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你现在还能找到2019年的高清CPU天梯图,不妨看看,那上面记录的,可是一段挺精彩的芯片发展史呢。

全面解读新一代处理器性能排名:2019高清CPU天梯图,助你快速挑选最佳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