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AMD集显天梯图终极指南:从入门到高端性能详细解析

哎,说到AMD的集成显卡,真的是一言难尽又有点小惊喜,你可能觉得集显嘛,不就是亮机卡,能显示画面就行,打游戏?别开玩笑了,但说实话,这几年AMD在集显上的发力,真的悄悄改变了一些事情,我今天就想随便聊聊,从最入门的到那些能媲美低端独显的型号,用我自己的理解捋一捋,可能有点啰嗦,想到哪说到哪哈。

先得从最基础的开始,对吧?比如那些带数字的APU,像以前的A6、A8系列,或者现在锐龙早期的R3 2200G、3200G这类,它们的显卡部分是Vega架构,比如Vega 8、Vega 11,这些卡,你指望它玩3A大作?基本是幻灯片体验😅,但它的意义在哪呢?就是给你省下一张独显的钱,日常办公、看4K视频、玩玩《英雄联盟》或者十年前的经典单机游戏,上古卷轴5》这种,中低画质下其实还挺流畅的,我大学那会儿用的就是R3 2200G,晚上在宿舍打两把LOL,完全没问题,风扇声音也不大,那种“够用就好”的满足感,现在想想还挺怀念的,它就像一辆小电驴,城市里代步灵活又经济,但你非要它上高速跑长途,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AMD集显天梯图终极指南:从入门到高端性能详细解析

事情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就是锐龙5000系列的APU,比如锐龙5 5600G和锐龙7 5700G,它们用的还是Vega,但工艺和频率都提升了,5600G的Vega 7,性能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强,我记得帮朋友装过一台,他用它来玩《原神》,中画质居然能稳定在50帧以上,当时我们都惊了,这已经脱离了纯粹的“亮机”范畴,进入“轻度游戏”的领域了,它就像一辆动力不错的家用轿车,虽然比不上跑车,但周末去郊外兜个风,偶尔激情一下,是完全可行的,不过这里有个小细节,AMD的驱动有时候会抽风,可能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小问题,需要自己折腾一下,但这不也是DIY的乐趣一部分吗?😂

真正的质变,我觉得是从锐龙7000系列开始的,AMD把RDNA2架构,就是当时独显RX 6000系列的架构,塞进了APU里,这简直是降维打击,像锐龙5 7600X这类CPU自带的核心显卡,虽然只是最基础的RDNA2(2个计算单元),但能效比和视频解码能力比Vega强太多了,纯粹是为了让你在不装独显的情况下顺利点亮机器和完成基本操作。

AMD集显天梯图终极指南:从入门到高端性能详细解析

但重头戏是后来的锐龙7000系列APU,比如锐龙5 8600G和锐龙7 8700G!它们搭载的是RDNA3架构的Radeon 700M系列显卡,8700G里面的Radeon 780M,这个性能就非常顶了,我看了不少评测,它在1080P分辨率下,中低画质运行《赛博朋克2077》这种级别的游戏,平均帧数能跑到接近60帧!这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张入门级的独立显卡GTX 1650了,对于不想在显卡上投入太多,或者追求小巧ITX主机的用户来说,这简直就是福音,它就像一台高性能的钢炮车型,车身不大,但心脏很强劲,在城市里穿梭甚至下个小赛道都毫不怯场。🎮 这种高性能APU的价格也会高一些,你得权衡一下是为了一体化解决方案买单,还是分开买CPU加独显更划算。

聊到这儿,我还想到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内存,AMD的集显性能,非常非常依赖内存!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显存,要共享你的系统内存,如果你用集显,一定要组双通道内存(两根内存条),频率尽量高一些,你给5600G配单条8G内存和配两条8G组双通道,游戏帧数可能会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差距,非常夸张,这就好比给你一辆好车,你却加了劣质汽油,完全发挥不出性能。

所以你看,AMD的集显天梯图,不是一个简单的性能排序,它更像是一个“按需选择”的路线图,从满足最基本的显示需求,到能够流畅进行网络游戏和轻度创作,再到几乎可以替代低端独显,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产品,它不完美,有瓶颈(比如对内存的依赖),但也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和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有时候想想,科技的发展真有意思,以前觉得不可能的事,现在一个小小的CPU里就实现了,下次装电脑的时候,或许可以多看一眼这些“自带光芒”的A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