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全新苹果台式机:高性能硬件加持,打造流畅工作与娱乐新境界

哎,说到苹果的台式机,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那个贵字,还有那个一体成型的iMac,或者那个像垃圾桶又退役了的Mac Pro…但这次,我可不是来重复那些广告词的,因为工作需要,硬着头皮搞了台新的Mac Studio,配了显示器的那个组合,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嘀咕,这玩意儿真能值回票价吗?用了快一个月了,有些零零碎碎的想法,不吐不快。

拆箱那一刻,还是有点小激动的,箱子沉得离谱,差点闪了老腰,打开之后,Mac Studio本体倒是比想象中小巧,就一个方盒子,铝金属的质感冰凉冰凉的,摸上去…嗯,是那种很扎实、很“苹果”的感觉,但你说它设计多惊艳?真没有,就是个低调的小墩子,放在桌子角落,你不注意可能都会忽略它,可这种低调,反而让我觉得它肚子里有货,像个沉默的狠角色。

接上线,开机,那个速度…怎么说呢,就是你没机会看到完整的启动进度条,眼睛一眨,登录界面就怼脸上了,我这款是选了M2 Max的芯片,当时纠结了好久要不要上Ultra,毕竟价格差着一大截,现在看,Max对我来说已经有点性能过剩了,我平时干活的家伙事儿,主要是视频剪辑,还有一些平面设计,偶尔会开一堆网页、文档、音乐播放器,再挂个虚拟机测试点东西,放在以前那台旧iMac上,这时候风扇早就呼呼呼开始抗议了,鼠标转圈圈是家常便饭,但现在… 我甚至怀疑这Mac Studio有没有装风扇,剪辑4K素材,往上叠滤镜、加效果,时间线流畅得不像话,预览几乎没有任何卡顿,那种感觉就像是…以前是开着一辆老爷车爬坡,发动机嘶吼着,你得预判它的每一个顿挫;现在呢,是坐在高铁上,你还没反应过来,目的地已经到了,这种顺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参数提升,是真的能改变你工作节奏的东西,让你更敢去尝试复杂的操作,不用老是担心机器会不会崩掉。

也不是全无槽点,接口是够多了,但全挤在后面,每次插拔U盘或者读卡器,都得把这小墩子转过来,或者凭感觉盲操,有点麻烦,还有那个鼠标,经典的Magic Mouse,颜值是没得说,可这充电口在底部反人类的设计,苹果你怎么就死不悔改呢?每次充电都得让它“趴窝”,真是无语,这些细节上的别扭,跟它强大的内核一比,显得特别割裂。

娱乐方面,我接了个挺不错的显示器,看电影,玩点不是特别吃配置的游戏,效果确实震撼,声音是从Mac Studio本身发出来的,没想到这么个小东西,音效能这么有层次感,低音也挺沉,晚上关灯看个大片,沉浸感十足,但你说它是完美的娱乐中心吗?也不尽然,毕竟很多游戏还是针对Windows优化的,在Mac上要么没有,要么体验打点折扣,所以它更像是一个…以工作和创意为核心,顺带把娱乐体验也做到高分的多面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游戏机。

用了这些天,我时不时会走神想想,这么强的性能,对我来说是不是一种浪费?我好像并没有每天都把它逼到极限,但转念一想,这种“冗余”本身或许就是一种价值,它给了我一种底气,一种不用担心工具会成为瓶颈的安心感,就像你开着一辆性能跑车,不一定天天飙到200码,但你知道需要的时候,动力随时都在那儿,这种流畅,不光是操作上的,也是一种心理上的。

吧,这台新台式机,它不完美,有小脾气,价格也依然让人肉疼,但如果你真的靠电脑吃饭,或者对效率、对那种丝滑的体验有执念,它带来的那种…嗯…怎么说,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撑感,会让你觉得这钱花得,至少不那么冤,它不是什么划时代的革命,而是在一个很高的基准线上,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极致,然后默默待在角落,陪你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好了,就唠到这吧,我得继续用它干活去了。

全新苹果台式机:高性能硬件加持,打造流畅工作与娱乐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