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衢州安全教育平台:构筑安全防线,护航青少年成长之路

说到衢州这个安全教育平台啊,我其实一开始没太当回事,就觉得,嗯,又是一个上面要求完成的、填鸭式的任务呗,我家那小子刚上初中,学校通知说要在这个平台上学习,我还嘀咕:这不就是走个形式嘛,让孩子对着屏幕点点划划,能学到啥真东西?

但有一次,真给我震住了,那天孩子放学回来,有点小得意地跟我说,他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叔叔的电瓶车充电,电线乱拉,插板就扔在雨水洼旁边,你猜他怎么着?他居然跑过去跟那个叔叔说,“叔叔,你这样充电很危险的,平台上的动画片里说了,雨水会导电,容易短路起火。”那个叔叔一开始还挺不耐烦,但孩子把平台里学到的,什么“过载”、“短路”的原理,磕磕巴巴地讲了一遍,虽然说得不很利索,但那股认真劲儿,愣是把大人给说愣了,最后还真把插板收起来了。

就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平台…好像不太一样,它不是在生硬地列条条框框,不是那种“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命令式口吻,我后来特意去看了看,它的界面…怎么说呢,没那么花哨,甚至有点朴实,但里面的内容,是用了心的,它不是直接把枯燥的安全手册搬上去,而是用我们衢州本地的一些真实案例改编成小故事、小动画,有讲到夏天去乌溪江边玩水的事儿,用的是我们本地的地名、本地的环境,孩子一看就觉得亲切,感觉这事儿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不是遥远的故事。

衢州安全教育平台:构筑安全防线,护航青少年成长之路

它好像…特别懂孩子的心思,你知道青少年叛逆嘛,你越说“不许”,他可能越好奇,这个平台反其道而行,它设置了很多互动环节,比如让你在虚拟场景里做选择,你的不同选择会导向完全不同的结果,有一次我瞥见孩子在一个模拟火灾逃生的环节里,第一次选错了,虚拟角色被困住了,他急得直拍桌子,然后他退出去,重新来,小心翼翼地尝试不同的路线…这种“试错”的体验,比我们家长唠叨一百遍“着火要走楼梯别坐电梯”要深刻得多,那种挫败感和后来的成功感,是实实在在的情绪记忆,知识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渗进去了。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平台里有个板块,是让学生上传自己发现的安全隐患照片,我家小子就热衷于当“安全小侦探”,举着手机在家里东照西照,说这里插头负载太大,那里阳台栏杆有点松动了…虽然有时候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但这种参与感,让他从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主动的守护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太宝贵了。

衢州安全教育平台:构筑安全防线,护航青少年成长之路

它也不是完美的,有时候系统会卡一下,加载有点慢…孩子也会抱怨有些题目设计得有点“傻”,但正是这些不完美,反而让它显得真实,不像一个冷冰冰的、毫无瑕疵的“标准产品”,它像是在跟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边摸索一边完善。

所以现在我看这个平台,感觉它更像一个默默的守护者,或者说,一座桥,它把那些冷冰冰的安全知识,用带着衢州本地温度的方式,一点点铺到孩子的成长路上,它构筑的防线,不是一堵硬邦邦的墙,而是一种内化了的意识,这种意识,可能在某一天,真的能帮他们避开危险,就像我孩子那次勇敢的“劝阻”,虽然只是小事,但谁又能说,这颗小小的种子,未来不会在更关键的时刻发芽呢?

护航青少年成长…这话听起来挺大的,但这个平台,好像真的在一点一滴地做着这件事,用它的方式,笨拙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