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最新发布:2015显卡性能天梯全览,助你精准选择高性价比显卡

哎,说到2015年的显卡市场,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那时候我还在用着一块GTX 760苦苦支撑,玩个《巫师3》都得把特效调到中低,风扇呼呼转得跟要起飞似的……所以当年每次有新品发布,我都盯着那些天梯图看半天,心里盘算着哪块卡才能用最少的钱换来最大的性能提升,现在让我试着回忆一下那时候的格局,可能有点零碎,但尽量把那种挑显卡的纠结感给你还原出来。

2015年,怎么说呢……NVIDIA的Maxwell架构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年初的GTX 960发布时,很多人觉得,咦,这卡功耗控制得真不错,但128位宽是不是有点……抠门?🤔 结果到了年中,泰坦X出来了,完全另一个极端,带着巨大的GM200核心,性能猛,但价格也直接飞升到让人只能远观的程度,然后九月份吧,GTX 950低调上市,主打入门级电竞,很多网吧老板特别喜欢,因为省电嘛,但真正让中端市场炸锅的是GTX 970……其实它的3.5GB+0.5GB显存问题后来被爆出来,闹得挺大,可当时很多人已经买了,用着也确实比之前的770强不少,那种又爱又恨的心情,现在想想还挺真实的,AMD那边呢?Fury系列用上了HBM显存,第一次把显存堆叠做进消费级显卡,Fury X那个水冷头看着挺唬人,实际性能跟980 Ti打得有来有回,但驱动优化……总感觉慢半拍,温度控制也有点随缘,R9 390则是直接把290X的芯片换8GB显存重新卖,性价比倒是真不错,就是功耗发热依旧感人,冬天能当暖脚器用。

最新发布:2015显卡性能天梯全览,助你精准选择高性价比显卡

如果你那时候要装新机,预算有限的话,真的会非常纠结,是选GTX 960 2GB版本,还是加几百块上R9 380 4GB?960省电,安静,但高画质下爆显存的风险明显;380性能稍强,显存大点,可电源得配大一些……这种选择题做起来特别折磨人,而且那时候挖矿还没现在这么疯狂,二手卡市场里还能淘到成色不错的R9 280X,虽然电老虎一只,但价格香啊,我有个朋友就买了块二手的,结果玩《GTA V》时经常驱动崩溃,后来发现是电源供电不足,又得额外花钱换电源,真是折腾。

高端领域就更不用说了,选980 Ti还是Fury X?前者游戏兼容性稳,超频潜力大;后者新技术炫酷,但水冷维护麻烦,而且AMD的驱动更新总让人觉得……不够及时?有时候一个新游戏出来,N卡当天就有优化驱动,A卡得等一周,那段时间心里就跟猫抓似的,不过话说回来,Fury Nano倒是挺惊艳的,那么小的卡塞进那么强的性能,虽然价格贵点,但适合那种追求小机箱的玩家。

最新发布:2015显卡性能天梯全览,助你精准选择高性价比显卡

现在回头看2015年的天梯图,会觉得有些卡的位置排得有点微妙,比如GTX 950,刚出时觉得它定位清晰,但后来发现,如果加点钱上960,或者降点画质用750 Ti,好像都行?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很多中端卡都有,而且那时候显卡评测里,经常强调“每美元性能”,现在这种说法反而少了,可能是因为显卡越来越贵……😅

还有一点挺有意思的,2015年很多显卡的散热设计开始变得夸张起来,三风扇、大规模热管几乎成了标配,你看公版卡那种涡轮散热,虽然能直接把热风排机箱外,但噪音大;非公版散热器又大又重,装进小机箱得量半天尺寸,我当年换卡时就因为机箱空间不够,最后选了个短卡版的970,用着还行,就是夏天得经常清灰。

吧,2015年这波显卡,如果你当时要买,真的得做很多功课,看天梯图只是第一步,还得结合自己的电源、机箱、常玩的游戏类型甚至室温来考虑……现在2024年回头看,会觉得那时候的选择虽然没现在这么多,但每张卡的性格反而更鲜明些,不过话说回来,电子产品更新太快,当时觉得战未来的卡,现在可能连入门级都不如了,所以啊,买显卡这事,差不多得了,够用就好,永远有更好的在后面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