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显卡选购指南:2015年度天梯图详细对比,助你找到最适合的显卡!

哎呀,说到2015年的显卡市场,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那会儿我还在用着一块GTX 760苦苦支撑,玩个《巫师3》都得把特效调低,风扇呼呼转得跟要起飞似的……所以当时特别关注各家显卡的动静,现在让我完全凭记忆和当时的笔记给你捋一捋,可能有些型号、价格记不太准了,但那种纠结和兴奋的感觉,倒还挺真实的。

2015年啊,说白了就是NVIDIA的Maxwell架构和AMD的GCN架构正打得火热的时候,年头年尾情况还不一样,年初的时候,N家的GTX 900系列已经靠GTX 970和980站稳了中高端,尤其是那个970,性价比真不错,虽然后来闹出了那个“3.5GB显存”的风波……但当时可是香饽饽,A家这边呢,R9 200系列还在卖,但有点青黄不接,都在等代号“斐济”的新卡王。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年中的台北电脑展,AMD终于端出了R9 Fury X,用水冷!当时觉得可科幻了,直接对标N家的旗舰GTX 980 Ti,这两块卡算是当年的顶峰了,价格也都高高在上,不是我们这种普通玩家能轻易碰的,说实话,当时看评测,Fury X在4K分辨率下凭借HBM显存(那会儿还是第一代,新鲜玩意儿)有时候能小胜,但功耗和发热也真是……而且980 Ti超频潜力巨大,折腾党更喜欢。

但咱们大多数人,预算都卡在1000到2000块钱这个尴尬又现实的地带,对吧?这个区间才是血拼的主战场,NVIDIA有GTX 960,2GB显存版和4GB显存版,这卡功耗控制得真好,几乎不用外接供电的版本都有,特别省心,但性能嘛……玩1080p开中高特效还行,显存位宽被阉割了,有点不爽,AMD这边对应的是R9 380,性能上其实比960强一点,特别是显存给得大方,但功耗和发热也跟着上去了,你得有个靠谱点的电源。

再往下,入门级就更纠结了,GTX 750 Ti还是一代神卡,不用外接供电,老机器升级神器,A家的R7 260X之类的……存在感就弱一些,我记得当时帮朋友装机器,如果只是玩玩《英雄联盟》、《DOTA2》,750 Ti绝对是首选,安静又省电。

哦对了,还有个搅局者,就是GTX 970那个“显存门”事件之后,NVIDIA后来补了个GTX 960的4GB版,还有点像……后来还出了个GTX 950,想进一步蚕食低端市场,A家也搞了个R9 370之类的卡,反正名字有点乱,得仔细看参数。

现在想想,选卡不光是看个天梯图排名那么简单,还得考虑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儿,比如你的电源够不够力?要是只有400W,那肯定优先考虑960而不是380,你的机箱风道好不好?如果通风差,那种涡轮散热的公版卡就得慎重,温度高了噪音吓人,还有啊,你玩什么游戏?A卡当时在一些特定游戏,古墓丽影》啥的,好像有合作优化,帧数会好看点,N卡则有ShadowPlay录制视频很方便,还有那个G-SYNC显示器,死贵但效果确实丝滑……不过配套的显示器价格也让人肉疼。

我当时自己升级,就在960 4GB和R9 380之间犹豫了好久,跑去论坛看各种评测,翻帖子,看游戏实测帧数曲线图。…你猜我怎么选的?我居然买了个二手的GTX 770!因为当时有个朋友升级换下来,价格特别合适,现在想想有点傻,功耗大,性能也就和960差不多,但当时就觉得捡了便宜,开心了好一阵子,所以你看,理性分析是一方面,有时候冲动和机缘巧合也会影响决定。

回过头看2015年的天梯图,感觉就像在看一张老地图,旗舰的Fury X和980 Ti依然强悍,但已经被后来的10系、RX系列远远甩开,中端的那些卡,现在可能连入门级都不如了,科技进步太快了,但那份挑选显卡时的心情,那种在预算和性能之间反复权衡、寻找最优解的乐趣,还有终于装上显卡点亮屏幕、看到游戏画面变得流畅那一刻的满足感,到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

如果你是在2015年看这篇文章,希望这些有点零碎、带点个人情绪的记忆碎片,能帮你理清一点思路,显卡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你当时那个机箱、那个电源、那个钱包和那颗想玩游戏的心 的选择,多看看实际游戏测试,想想自己的真实需求,别光盯着跑分,大概就能找到答案了。

显卡选购指南:2015年度天梯图详细对比,助你找到最适合的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