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网络诊断:tracert的使用方法及实际案例分析
- 问答
- 2025-10-15 20:40:37
- 2
哎,说到网络卡顿,真是让人火大… 你正打着游戏或者开着重要视频会议,突然画面一转圈,血压立马就上来了,这时候,光骂运营商可没用,得有点技术含量,对吧?我最早接触tracert,就是被这么逼出来的,它不像ping那么简单粗暴只给个延迟,它更像一个网络侦探,能把数据包走过的每一步、每一个路口都给你画出来,特别有意思。
tracert,或者有些系统里叫traceroute,原理其实挺巧妙的,它不像我们平时发快递,直接送到目的地,它更像是一队探险家,派出去的第一批人只被允许走到第一个路口,然后就必须回来报告:“我到这儿了!这个路口叫‘路由器A’,花了我10毫秒。” 第二批人呢,被允许走到第二个路口再返回… 就这样一批批派出去,直到有一批人成功到达终点站——比如www.google.com
,这样,整条路径上每个节点的响应时间和IP地址就都清楚了,它用的是一种叫TTL(生存时间)的机制,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就减1,减到0时,那个路由器就会回一句“超时了”,并把自己的地址告诉咱们,这想法,是不是有点优雅?
光说理论没劲,我来分享个真事儿,就上个月,我们公司内部有个系统,访问特别慢,时好时坏,用ping测了一下,平均延迟200多毫秒,还丢包,但这信息太模糊了,问题出在哪儿完全没头绪,我打开了命令提示符,敲下了tracert 那个系统的IP地址
。
命令行黑框框里,数字开始一行行跳出来,前面几跳都很正常,都是公司内网的网关,延迟都在1毫秒以内,飞快,但跳到第5跳的时候,情况不对了,那个响应时间猛地窜到了150多毫秒,而且IP地址一看,嗯?这不是我们隔壁城市一个分公司的网络设备吗?🤔 我们的数据包怎么会绕到那儿去了?
这就像你从家里去小区门口的超市,本来直走拐个弯就到,结果导航硬是带你上了环城高速绕了一大圈,肯定有鬼,我让那个分公司的同事也tracert了一下目标IP,你猜怎么着?人家的路径特别干净,直接内网就过去了,延迟个位数,这说明问题不出在目标服务器本身,而是我们这边去往服务器的路径出了问题,大概率是路由配置的锅,数据包被错误地引导到了那个分公司节点,再从那里折返回来。
更绝的是,在后续的追踪中,我发现路径里还出现了几个完全陌生的公网IP,查了一下归属,竟然是某个不太知名的二级运营商,这说明我们的网络出口可能在某些时候被调度到了那条质量不佳的线路上,有了这些铁证,再去找网络部门的同事,他们一看就明白了,很快调整了路由策略,问题立马解决,这种感觉,就像福尔摩斯终于找到了关键线索,成就感爆棚。💪
tracert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堆请求超时(显示为 号),这不一定代表网络断了,很多网络设备,尤其是运营商的核心路由器,出于安全或者性能考虑,会直接丢弃tracert的探测包,不给你回应,这时候别慌,只要最终目的地能通,中间有些号是正常的,你得学会看整体趋势。
还有啊,tracert结果里的延迟,你得动态地看,第一次探测某个节点可能很高,但后面几次如果降下来了,那可能是偶然的拥堵,如果持续居高不下,那才是真有问题,这个工具给的是一种线索,而不是最终的判决书。
我觉得tracert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把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连接,变成了一条看得见的、有经纬的路,每次敲下命令,都像一次小小的探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跳点会带你看到什么风景 是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还是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下次再遇到网络问题,别急着重启路由器,试试打开命令行,当一回网络侦探,说不定会有惊喜,这比干等着可有意思多了,对吧?
本文由芮以莲于2025-10-1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2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