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健康积极的教育氛围,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络
- 游戏动态
- 2025-11-07 06:40:52
- 3
(一)营造健康积极的教育氛围
要营造健康积极的教育氛围,首先得明白,学校不只是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孩子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世界的起点,这个氛围不是靠几条标语或者几次活动就能形成的,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
核心是尊重与信任。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强调的“全员育人”理念,这意味着从校长到每一位老师、保安、食堂阿姨,都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老师不能只盯着分数高的学生,更要关注那些沉默内向、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可能就会点亮一个孩子的内心,要让孩子感觉到,在学校里,他是被看见、被尊重的个体,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让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很多孩子厌学,不是因为知识本身枯燥,而是因为学习方式太单一、压力太大,我们可以借鉴北京十一学校等教育改革先锋学校的经验,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学历史可以排演历史剧,学物理可以动手做模型,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打球、玩音乐,一个能让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比一百次说教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和活力。
重视心理健康,给情绪一个出口。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压力不小,学业、同伴关系、家庭期望都可能让他们感到焦虑和迷茫,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要求,学校需要建立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但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学生对“看心理老师”的偏见,让他们知道,有情绪问题就像感冒一样正常,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心理老师不应该只待在咨询室里等学生上门,更应该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教孩子们如何识别情绪、如何处理压力、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要学会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像朋友一样和他们聊聊天。
建立积极有效的家校沟通。 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孤军奋战,很多矛盾源于家校之间的不理解,学校应该主动打开大门,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家长会、校园开放日,让家长不只是听到孩子的成绩汇报,更能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在校表现,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多报喜,巧报忧,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而不是简单地把问题“扔”给家长,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所倡导的,要构建“家校共育”的共同体,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
(二)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络
安全是底线,没有安全,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个防护网络必须是立体、全面、能快速反应的,既要防得住外部的侵害,也要化解得了内部的风险。
硬件的“防火墙”要坚固。 根据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学校的围墙、大门是第一道防线,保安人员不能是“老弱病残”,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会使用安保器械,能认真执行外来人员登记核查制度,校园里的监控摄像头要全覆盖、无死角,并且要确保设备是好的,有人实时查看,消防设施、体育器材要定期检查维护,杜绝安全隐患,食堂的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从采购到端上餐桌,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孩子们吃得放心。
制度与演练让安全“活”起来。 光有硬件不够,还必须有一套清晰、可操作的应急预案,遇到火灾怎么疏散?发生地震往哪里躲?有陌生人强行闯入怎么办?这些不能只写在文件里,必须通过定期演练,让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清楚流程,形成肌肉记忆,演练不能走过场,要模拟真实场景,结束后还要总结改进,要建立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置制度,老师要教育学生什么是欺凌,遇到欺凌该怎么办,并设立隐秘的举报渠道,确保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能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对受欺负的孩子给予保护,对实施欺凌的孩子进行教育和惩戒。
人的意识是最关键的“软防护”。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要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敏锐度,班主任要能发现学生之间微妙的矛盾;体育老师要能预判运动中的风险;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看到地面湿滑、电线裸露等小问题,能主动报告或处理,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知识,通过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等形式,教他们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水域、不吃陌生人的东西、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让他们从小具备避险自救的能力,参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相关建议,这种安全教育应该是常态化的,融入日常教学和生活的。
内外联动,形成合力。 校园安全不是孤立的,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学校应该主动和当地的公安、消防、卫生、社区建立联系,请他们进校园进行专业指导,参与安全演练,可以建立“护学岗”,在上学放学高峰期,有警察、保安、家长志愿者共同在校门口值守,疏导交通,守护学生安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与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合作,清理不健康的网吧、商铺,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朗的周边空间。
健康积极的氛围是阳光雨露,让孩子茁壮成长;牢固的安全网络是根基土壤,保障成长无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两件事做实、做细、做暖,才能真正让校园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沃土,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快乐生活,成长为身心健康、充满希望的下一代。

本文由歧云亭于2025-11-0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596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