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内存清理神器,让手机告别卡顿,运行如飞般流畅

(来源:网络流传的多种手机优化文章及用户常见误区)

说到手机卡顿,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去找一个所谓的“内存清理神器”,指望按下一个按钮,手机就能立刻从步履蹒跚变得健步如飞,这种想法非常普遍,但真相可能要让很多人失望了:市面上绝大多数标榜能“深度清理”、“一键加速”的软件,其本身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很多时候,它们就是造成手机“越清理越卡”的元凶之一。

我们必须搞清楚手机“内存”是什么,这里通常指的是运行内存,也就是你同时打开很多个App时,它们临时待着的地方,当你切换回一个之前打开过的App时,如果它还在运行内存里,就能立刻唤醒,这就是“热启动”,速度很快,但如果运行内存不够用了,系统会自动把最早打开、最不常用的App从运行内存里“请出去”,为你正在使用的App腾出空间,当你再想打开那个被“请出去”的App时,手机就需要重新加载它,这就是“冷启动”,速度自然会慢一些,感觉上就是“卡了一下”。

(来源:Android及iOS系统后台管理机制说明)

这些“内存清理神器”做了什么呢?它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强行关闭那些在后台运行的App进程,听起来好像是在帮你释放空间,对吧?但问题在于,现代手机操作系统,无论是苹果的iOS还是谷歌的Android,其后台管理机制已经非常智能,系统自己就有一套严格的规则来决定哪些App可以暂时在后台活动,哪些应该被冻结或关闭,你手动去清理,相当于打断了系统自己的调度节奏。

更糟糕的是,很多清理软件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清理效果”,会非常激进地杀掉几乎所有后台进程,结果就是,你清理完之后,感觉手机确实快了一点,但当你需要切换回微信、音乐播放器或者其他你常用的App时,手机不得不重新加载它们,这个加载过程消耗的资源(CPU计算、电量)可能比让它们在后台安静待着要多得多,你频繁清理,手机就频繁地重复“关闭-加载-关闭-加载”这个耗电又耗资源的循环,长期下来,不仅没省电,反而可能加剧了电池损耗和卡顿感,这就像一个仓库管理员,本来有一套高效的货物摆放和取用流程,你非要去把暂时不用的货物全都扔出仓库,等需要时再费力从外面搬进来,整体效率反而降低了。

(来源:多家科技媒体对清理App实际效果的评测报告)

这些清理软件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灯,它们为了常驻后台,随时响应你的“清理”命令,自己就会变成一个持续占用运行内存和CPU资源的“钉子户”,它们还会频繁弹出通知,提醒你“内存不足,需要清理”,制造焦虑感,让你更频繁地使用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有些软件甚至捆绑着垃圾广告、推送不必要的新闻资讯,这些都会拖慢手机速度,这就好比为了打扫房间,你请来了一个保姆,但这个保姆自己不仅占了房间里一个大位置,还不停地大声说话、来回走动,反而把房间搞得更加混乱。

如果不靠这些“神器”,我们该如何真正让手机运行得更流畅呢?方法其实更简单、更根本。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清理存储空间,这里说的不是运行内存,而是手机的硬盘空间,就是你存照片、视频、App本身的地方,当手机的存储空间即将被占满时(比如剩余空间不足10%),系统会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缓存和临时文件交换,这会导致所有操作都变得异常缓慢,定期把照片视频备份到电脑或云盘,卸载掉那些一年都用不上一次的App,清理一下聊天软件里的缓存文件(如微信的“存储空间”管理),效果远比清理运行内存要显著得多。

第二,管理好自启动和后台活动权限,很多App安装后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在开机后自动启动,并在后台保持活动,以便及时推送消息,对于绝大多数不重要的App,你应该在设置中禁止它们的自启动权限,并限制它们的后台活动,这样能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后台进程,把宝贵的运行内存留给真正需要的App,这个设置在安卓手机的应用权限管理里通常能找到。

第三,保持系统和重要App更新,系统和App的开发者会不断优化性能、修复漏洞,保持更新不仅能获得新功能,往往也能得到更好的流畅度体验和安全保障。

第四,如果手机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恢复出厂设置是终极手段,这相当于给手机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能清除掉所有积累的系统垃圾和设置混乱,操作前一定要做好完整的数据备份。

指望一个“内存清理神器”来解决手机卡顿,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而非有效的技术手段,它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真正让手机流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使用习惯和对存储空间的合理管理,告别对“一键加速”的依赖,从源头上减少手机的负担,你的手机才能真正“轻装上阵”,运行如飞。

内存清理神器,让手机告别卡顿,运行如飞般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