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2014年三代笔记本CPU天梯图:全面解读最新处理器性能与架构升级

2014年主流笔记本CPU天梯图(性能大致排名从高到低)

第一梯队:英特尔第四代酷睿(Haswell Refresh / 第四代酷睿)

这是2014年主流笔记本的绝对主力,性能强劲,能耗控制好。

  • 高端(酷睿i7): i7-4980HQ, i7-4910MQ, i7-4900MQ, i7-4810MQ
    • 解读: 主要是四核八线程处理器,性能非常强大,用于高端游戏本、移动工作站,后缀MQ/HQ代表焊接在主板上的四核处理器,性能释放好。
  • 中高端(酷睿i5): i5-4210M, i5-4200M, i5-4300M
    • 解读: 主要是双核四线程处理器,带睿频加速技术,这是当时主流性能本的标配,能满足大部分游戏和日常应用,后缀M代表标准电压处理器。
  • 低电压(酷睿U系列): i7-4558U, i5-4288U, i7-4500U, i5-4200U
    • 解读: 主打低功耗和长续航,用于轻薄本,性能虽不及标准电压版本,但日常办公、影音娱乐完全足够,i7低电压版和i5标准电压版性能有交叉,后缀U代表低电压。

第二梯队:英特尔第四代酷睿(Haswell)与第三代酷睿(Ivy Bridge)

这一梯队包含2014年初的Haswell型号和2013年发布的第三代酷睿高端型号,性能依然不俗。

  • 第四代酷睿(Haswell)早期型号: i7-4700MQ, i7-4702MQ, i5-4200H
    • 解读: 4700MQ是2014年初游戏本的热门选择,4702MQ是功耗更低一些的四核版本,i5-4200H是少数带H后缀的i5,性能较强。
  • 第三代酷睿(Ivy Bridge)高端型号: i7-3840QM, i7-3740QM, i7-3630QM
    • 解读: 2013年的旗舰和高端型号,四核八线程,性能在2014年依然属于高端,多见于2013年发布但在2014年仍在销售的机型。

第三梯队:英特尔第三代酷睿(Ivy Bridge)主流型号及更早产品

  • 主流i5/i3: i5-3230M, i5-3210M, i3-3110M
    • 解读: 2012-2013年主流笔记本的标配,性能满足基本办公和学习需求,但相比第四代酷睿,核显性能和功耗控制有差距。
  • 奔腾/赛扬: 奔腾2020M, 赛扬1000M
    • 解读: 入门级处理器,性能较弱,仅能胜任最基础的上网、文档处理,价格低廉。

AMD平台(2014年)

2014年AMD在笔记本市场影响力较弱,主要集中在中低端。

  • 主流APU: A10-5750M, A8-5550M, A6-5350M
    • 解读: AMD的APU特点是核显性能相对同价位英特尔处理器更强,但CPU运算能力普遍偏弱,适合预算有限但对轻度游戏(如英雄联盟)有需求的用户。
  • 低功耗APU: A6-1450, A4-1200
    • 解读: 用于超轻薄或入门级平板笔记本二合一设备,性能非常基础。

2014年CPU架构升级的核心看点(来源:当时各媒体评测总结)

  1. 核显性能大提升: 英特尔第四代酷睿Haswell的核心改进之一就是大幅提升了集成显卡(核显)的性能,特别是Iris系列核显,已经能够应对一些网络游戏,让轻薄本也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
  2. 续航时间显著增加: Haswell架构的一大卖点是优秀的功耗控制,使得搭载这些CPU的笔记本续航时间普遍比前代产品有数小时的提升,超极本的概念因此更加普及。
  3. 性能提升趋于平稳: 相比CPU运算性能的“挤牙膏”式小幅提升,2014年的重点更多放在了提升能效比和核显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i5-4200U和i5-4200M这样的低电压与标准电压处理器的选择,成为了权衡性能与便携性的关键。

2014年三代笔记本CPU天梯图:全面解读最新处理器性能与架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