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带来笔记本核显天梯图更新,全面解析集成显卡性能层级
- 游戏动态
- 2025-10-22 11:12:46
- 1
哎 说到笔记本核显这个事 我前两天还在纠结要不要换个带独显的本子 结果就看到快科技更新了那个核显天梯图… 真是及时雨啊,说真的 现在核显进步也太快了 搞得我这种轻度用户都快忘了独显长啥样了。
先说说这个天梯图吧 它把核显性能像爬楼梯一样排了个序 从最基础的办公级别一直排到能摸到入门独显尾巴的那些狠角色,最有意思的是 他们这次还把不同代际的核显混在一起排 比如AMD的Vega系列和最新的RDNA架构的780M放一块比 英特尔从古老的HD Graphics到锐炬Xe都塞进同一张表里… 这对比起来就特别直观 一眼就能看出隔代升级到底值不值,我盯着图看了半天 发现有些老型号的核显 性能居然被近几年的入门级甩开了一大截 这换代的速度 真是让人有点恍惚。
AMD这边 锐龙6000系列用的那个RDNA2架构的680M 当时就已经惊到很多人了 没想到最新的锐龙7040系列的780M更猛… 官方说性能接近GTX 1650 我一开始还不信 结果看了一些实测视频 玩个《原神》中画质居然能稳60帧 甚至一些优化好的3A大作 像《巫师3》这种 调低点画质也能凑合玩… 这放在几年前你敢想?核显能到这地步 真是有点魔幻了,不过话说回来 这些高端核显通常都藏在价格不菲的旗舰本里 性价比嘛… 就得琢磨琢磨了。😅
英特尔呢 这几年锐炬Xe的提升也挺实在的 尤其是那些高功耗释放的版本 像一些轻薄本给的功耗足一点 玩《英雄联盟》、《CS:GO》这类网游就特别流畅 完全够用,但感觉它和AMD的差距… 在最高端那块还是明显 尤其是在需要大量渲染的场景下,不过英特尔有个好处 就是驱动更新挺勤快的 兼容性也不错 对于我这种怕麻烦的人来说 也算是个加分项吧。
说到这个 我就想起以前用过的那些老核显… 比如AMD的Vega 8之类的 现在看天梯图上 它们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了 但当时用着也觉得还行 刷刷网页 看看1080P视频没啥问题,就是千万别碰游戏 一碰就… 卡成PPT,时代变得真快啊。
看这种天梯图 最怕的就是光看排名不看功耗,同一个核显 塞进不同笔记本里 因为散热和功耗墙的设置不同 性能可能差出一大截,有的本子为了轻薄 把功耗压得死死的 那核显根本发挥不出来 排名再高也白搭,所以啊 看图是一方面 还得结合具体机型的评测来看 不能太迷信纸面数据,我有个朋友就吃过这亏 只看型号买了本 结果发现性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后悔死了。🤔
还有内存 核显是共享系统内存的 内存的频率和双通道对性能影响巨大,你要是买个高端核显本 却配了个单通道低频内存 那性能损失可能高达百分之二三十… 简直血亏,所以挑本子的时候 这些细节真得瞪大眼睛看。
快科技这个图还有个好处 就是帮我们理清了核显的“够用”标准,如果你就办办公 追追剧 那现在几乎任何一款新核显都能满足 完全没必要焦虑,要是偶尔想玩点轻量级游戏 那至少得选锐炬Xe或者Vega以上的级别,要是对游戏有点要求 那目标就得锁定在780M这种第一梯队的核显了,这么一想 选择起来就清晰多了 不用在参数海洋里乱游。
吧 这次更新让我感觉 核显的战场是越来越热闹了,对于大部分不那么硬核的用户来说 一台搭载优秀核显的轻薄本 真的可以成为唯一的主力机 又省电又安静 还少了独显的发热和故障风险,科技发展 有时候就是在这种不经意的地方 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当然啦 如果你是个重度游戏玩家或者专业内容创作者 那还是得老老实实抱紧独显的大腿。
嗯… 啰嗦了这么多 也不知道说清楚没有,反正这张天梯图挺有用的 建议有选购需求的朋友都去搜来看看 结合自己的预算和实际需要 肯定能帮你避开不少坑,毕竟 钱要花在刀刃上嘛。
本文由帖慧艳于2025-10-22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3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