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耳机:沉浸式音效开启你的私人音乐之旅
- 游戏动态
- 2025-10-19 15:18:53
- 3
哎,说到小米耳机,我其实一开始没抱太大期望的,你知道吧,就是那种…手机厂商出的配件嘛,能响就行,结果上次我的老耳机坏了,临时抓了朋友推荐的一款小米,好像是那个什么Buds 4 Pro?反正就是黑色磨砂壳的那个,这一用,好家伙,直接把我对“听个响”的认知给刷新了。
拆开盒子那一刻,手感还挺好的,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塑料感,耳机仓圆滚滚的,放口袋里刚好,但有时候掏钥匙会把它带出来,滚到桌子底下…得趴地上找,挺狼狈的哈哈。😅 第一次戴上的时候,最明显的其实是那个降噪,我是在地铁上开的机,就…按说明书瞎按了半天,突然一下,整个世界“嗡”地就静了,不是死寂,是一种被包裹起来的安静,车轮摩擦轨道的轰隆声变成了很远很远的背景音,像隔着一堵厚厚的棉花墙,旁边人讲话的嘴在动,但我只能看到表情,声音几乎消失了,那一刻我突然有点理解什么叫“沉浸式”了,它不是让你听更多,而是先帮你隔绝掉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这种切换太突然了,甚至让我有点晕,得缓几秒钟才能适应。
然后我才开始认真听歌,我习惯性地点开了平时最常听的摇滚,第一感觉是…不对劲,鼓声和贝斯也太有力了,以前听起来糊成一团的地方,现在能分清楚每个鼓点砸下来的层次感,吉他solo的时候,那些细微的摩擦音好像就在耳朵边上刮过去,痒痒的,我忍不住把歌切来切去,试不同的风格,听爵士live版的时候,甚至能隐约听到观众席轻微的咳嗽声、杯子的碰撞声,那种现场感…让我坐在拥挤的地铁里,却好像瞬间被抛到了一个灯光昏暗的爵士酒吧角落,这感觉挺奇妙的,你明明身处最嘈杂的公共环境,却拥有了最私密的音乐空间。🎵
不过也不是完美啦,那个触控操作,我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明白,有时候想切歌,轻轻敲两下,没反应;再敲重一点,直接变成暂停了,还有一次不小心长按了,耳机里突然传来“降噪模式已开启”的语音,可我明明就在降噪模式里啊!搞得我一头雾水。🤔 电池续航倒是挺顶的,我这种懒人经常忘记充电,但仓里扔一晚上,第二天通勤路上再用,基本没遇到过电量焦虑,就是耳机仓那个指示灯,有时候闪白光有时候闪橙光,我至今没完全搞懂它想告诉我什么,反正能听就行,我也懒得查了。
最让我觉得“值了”的瞬间,是上周末下午,那天心情莫名有点低落,什么事都不想做,就瘫在沙发上,鬼使神差地戴上耳机,系统给我推了首挺老的国语歌,前奏的钢琴声一出来,那个清澈度…怎么说呢,就像有颗小水珠滴在额头上,凉凉的,歌手的声音贴得非常近,气息的转换,那种细微的颤抖,听得特别真切,我突然就想起大学时候的一些事,一些早就忘了的感觉又浮上来,音乐好像不再是背景音,它变成了一种环境,我整个人泡在里面,胡思乱想,任由情绪飘,那个下午就这么浪费掉了,但心里反而变得很满,这种私人又有点情绪化的体验,是之前那种“听个响”的耳机完全给不了的。
当然啦,它肯定没法跟那些发烧友级别的专业耳机比,但对我这种普通用户来说,这种不经意间带来的小惊喜、小触动,才是最实在的,它不像个冷冰冰的器材,更像一个懂你情绪的小物件,现在它已经成了我通勤、发呆、甚至偶尔需要专注工作时的必备品,有时候没带出门,会觉得少了点什么,耳朵边上太“空”了,不习惯。
所以你说沉浸式音效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可能不光是技术参数上的高低,更是它能不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帮你造一个小小的、只属于你的气泡,让你暂时和外界脱钩,好好跟自己待一会儿,小米这个耳机,就是那个还挺好用的造梦小工具吧。
本文由步映冬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3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