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Photoshop调色:简单易学的色彩处理技巧大公开
- 游戏动态
- 2025-10-19 06:00:42
- 2
哎,说到Photoshop调色 这事儿吧,我总觉得很多人把它想得太玄乎了,好像非得是那种…嗯…戴着厚眼镜、对着一堆曲线参数能看上半天的大神才能碰,其实真不是,调色有时候就跟做饭撒盐一样,手感对了,味道就对了,我今天就想跟你唠唠,那些被我折腾出来的、没啥章法但意外好使的小门道。
记得我刚接触PS那会儿,疯狂迷恋那种“胶片感”,不是现在滤镜一键生成的那种,是带点灰尘颗粒、色彩有点偏、暗部发灰的旧照片味道,我试过下载一堆预设,action文件装了一大堆,结果呢?套在自己拍的照片上,怎么看怎么假,像穿了件不合身的衣服,后来我干脆放弃了,就盯着自己拍的一张傍晚街景瞎捣鼓,那张照片原图挺平的,灰蒙蒙的,我先是习惯性地拉了下对比度,感觉…嗯,有点生硬,然后我干了个事儿,可能教科书上不这么教:我直接点开了“色彩平衡”那个面板。
中间调,我鬼使神差地往青色和蓝色那边拖了一点点,就一点点哦,你猜怎么着?整个画面突然有了一种…雨后的凉意,特别微妙,高光部分,我加了点暖黄,让路灯的光看起来不那么刺眼,更柔和,阴影呢,我没动它,就这么简单的两三下,那张废片突然就“活”了,有情绪了,那一刻我明白了,调色可能不是要你去创造颜色,而是把照片里本来就有的那种“情绪”给勾引出来,你得去感受这张图,它想表达什么?是清晨的冷冽,还是午后的慵懒?你顺着它的脾气去调,比生搬硬套公式强一百倍。
还有一次,我想给我家猫拍的照片调出点复古海报的感觉,猫是橘色的,背景是沙发,我试了饱和度、色相,都感觉差口气,后来我发现了“可选颜色”这个宝贝功能,这个工具一开始我看着头大,红黄青品红…啥跟啥啊,但我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把滑块拉到极限,看看会发生什么,我把红色通道里的青色拉到顶,咦?猫的毛色居然变得有点…脏兮兮的,但那种脏不是难看,是一种很复古的褪色感,我又在黄色通道里加了点洋红,减了点黑色,就这么胡乱折腾,居然真的调出了一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刷品的那种有点偏色、但色彩很扎实的调子,我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赶紧存了个预设,虽然我知道下次用在别的照片上大概率会翻车,但那种偶然得到的惊喜,太让人上瘾了。
说到肤色,这可是个大坑,网上教程动不动就告诉你用曲线、用通道混合器,整得跟做科学实验一样,我有个特别土但特别有用的办法,用“画笔工具”,对,你没听错,不是调整图层,就是画笔,把前景色设成一个很浅很浅的、带一点点粉色的颜色,模式改成“柔光”,透明度调到10%以下,然后像给娃娃擦粉一样,在人物脸颊、鼻梁、额头这些需要提亮的地方轻轻扫几下,天呐,那个效果,比任何提亮工具都自然,皮肤瞬间就有了通透感,像是从里面透出来的光,这招是我有一次想修掉脸上的油光,结果手滑选错了工具意外发现的,所以说,PS里真的充满了这种“美丽的意外”。
我总觉得,学调色 不能太死板,什么“三步调出电影感”、“五分钟学会ins风”,看多了人会变傻,你得自己去玩,去试错,比如今天心情不好,你可能就会不自觉地把整体色调调得偏蓝、偏冷;明天阳光灿烂,你可能会让照片充满暖橙色调,这都没问题,调色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事,有时候我调完一张图,过几天再看,会觉得“哎呀,这啥呀,颜色也太重了”,那就再改改呗,PS最好的地方就是,它永远给你后悔的机会。
所以啊,别怕把照片调“坏”,那些最独特的色调,往往就是在你打破常规、跟着感觉走的时候 突然蹦出来的,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的情绪,你对这张照片的理解,才是调色里最宝贵的东西,去吧,打开你的PS,随便找张照片,今天就胡乱调一调,说不定,你也能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独门秘籍。
本文由姓灵阳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3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