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区到引导:掌握双系统安装核心技巧,实现多平台无缝切换
- 游戏动态
- 2025-10-19 05:00:41
- 3
哎,双系统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记得第一次折腾的时候,看着满屏的命令行,手心都出汗了,感觉像在拆炸弹,剪错一根线就全完了,什么分区表、引导记录,听着就头大,但真搞定了,那种自由切换的爽快感,又觉得值了。
先从分区说起吧,这大概是第一个坎儿,很多人一上来就用Windows的磁盘管理去压缩卷,结果发现明明有空闲空间,它就是只让你压缩一点点,气得想砸键盘。🤯 其实这事儿吧,多半是那些不可移动的文件在捣乱,像休眠文件、页面文件啥的,卡在物理磁盘的“后半截”,你得先关掉休眠(用管理员权限打开CMD,输入 powercfg -h off
),再整理下碎片,有时候就能多腾出不少地方,不过我现在学乖了,装新电脑时,直接就在安装系统那会儿,用安装程序自带的分区工具,提前把地盘划好,省得后面跟Windows“讨价还价”。
分区格式也是个坑,你要是打算装Windows和Linux双系统,EFI系统分区(就是那个ESP)千万得留好,大概500MB到1GB就够,格式是FAT32,我有个朋友,愣是把这个分区给格了,结果Windows直接罢工,开机黑屏,只能抱着电脑去维修店,被老板笑话了半天。
说到引导,这才是重头戏,也是最容易翻车的地方,以前老式的BIOS用GRUB还好点,现在UEFI成了主流,事情就复杂了,Windows有个坏习惯,它特别喜欢当老大,每次更新,十有八九会把自己的引导项写到最前面,把Linux的GRUB给覆盖掉,然后你一开机,直接进Windows,Linux连影子都见不着,那种感觉,就像回家发现锁被换了,自己的东西都在屋里,可就是进不去。😑
这时候就得用Live USB启动,重新装一遍GRUB,在终端里敲那些命令的时候,心都是悬着的,efibootmgr
这几个字母敲得格外小心,生怕顺序搞反了,成功那一刻,看到熟悉的GRUB菜单又出来了,简直想开瓶可乐庆祝一下。
我现在更偏爱另一种“狡猾”的策略:把引导管理器分开,让Windows的Boot Manager管Windows,把GRUB单独安装到Linux分区的根目录,而不是那个共用的ESP分区,然后在UEFI固件设置里(就是开机狂按F2或Delete进去的那个界面),把Linux的GRUB设置成第一启动项,这样,GRUB作为总管家,既能引导Linux,也能链式加载Windows的Boot Manager,就算Windows更新后捣乱,它也只是动ESP里的文件,影响不到GRUB本身,顶多是启动顺序被重置,你再进UEFI设置改回来就行,比修复引导容易多了,这招算是吃了好几次亏才琢磨出来的。
还有啊,数据盘最好也独立出来,单独分一个NTFS的区,这样Windows和Linux都能读写,共享电影、文档啥的特别方便,不然在Linux下访问Windows的C盘,总感觉有点别扭,怕不小心动了系统文件。
说到底,装双系统不像点个外卖那么简单,它需要你有一点折腾的劲头,和面对突发状况的耐心,有时候一个步骤卡住,可能得花一晚上查资料、试错,但这个过程里,你被迫去理解电脑到底是怎么启动的,磁盘是怎么划分的,反而能学到很多死记硬背学不来的东西,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是直接用现成系统体验不到的。
现在我的笔记本就这样,写代码、跑实验用Linux,清爽高效;想打游戏或者用些专业软件了就切回Windows,这种自由掌控的感觉,真不错,虽然中间磕磕绊绊,但回过头看,那些折腾都成了独特的记忆和经验,如果你也想试试,别怕,备份好重要数据,就大胆地去分区吧。
本文由巫志学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3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