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PU性能天梯图:桌面与笔记本处理器选购全指南
- 游戏动态
- 2025-10-19 04:34:54
- 1
哎,说到2021年的CPU啊……现在回头看感觉都像上辈子的事儿了,但奇怪的是,很多当时的主流型号现在还在卖,还有人纠结怎么选,所以聊聊这个也不算过时吧?我当时自己装电脑、帮朋友看笔记本,可没少在这堆数据里打转。
2021年,那真是个……青黄不接又有点意思的年份,英特尔这边,11代酷睿桌面端(Rocket Lake)说实话有点……嗯,尴尬,用14nm工艺硬撑,功耗和发热成了大问题,你说它没进步吧,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确实比10代强了点,但那个热量一上来,频率反而稳不住,就……挺矛盾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i9-11900K,核心数反而从10代的10核倒退回8核,当时很多人骂,说这开倒车嘛,但单核性能确实猛,打游戏的话,在某些吃频率的网游里表现还不错,可一涉及到多线程渲染之类的活儿,立马被对面AMD的竞品按着打,选它就得配个好散热器,机箱风道也得搞好,不然夏天真像个暖炉。
笔记本上的11代酷睿(Tiger Lake)倒是口碑好不少,特别是那个Iris Xe核显,终于让英特尔本子能勉强玩点轻量游戏了,不用非得配独显,我记得帮一个学妹选轻薄本,她就偶尔玩点《英雄联盟》,用带Iris Xe的i5-1135G7居然能中特效流畅跑,她挺满意的……这在那之前简直不敢想。
AMD那边,2021年主流还是Zen 3架构的5000系列,锐龙5 5600X、5800X这些……这真是AMD的翻身仗啊,特别是游戏性能,终于能和英特尔掰手腕了,甚至很多项目反超,之前AMD是多核强、单核稍弱,Zen 3把这短板补上了,5600X成了当年的性价比神U,6核12线程,功耗控制得又好,配个B550主板,大部分游戏和日常应用都够用了,我自己的备用机就是5600X,到现在用着都挺顺溜,没觉得有啥瓶颈。
但AMD笔记本端的5000系列有点……乱,它同时有Zen 2架构的(像5500U)和Zen 3架构的(像5600H、5800H),名字看着像一代,实际架构差了一代,性能差距不小,小白要是没做功课,很容易买错,所以那时候帮人看笔记本,我得反复强调“一定要查清楚具体型号的架构”,不然买个马甲U就亏大了,5800H这种是真强,放在游戏本里,多核性能把同期的英特尔H45处理器压得有点喘不过气,适合要剪视频、做设计的学生党。
说到天梯图……这玩意儿其实挺抽象的,不同网站测出来的排名都不完全一样,因为测试项目权重不同,有的侧重游戏帧数,有的侧重多核渲染效率,所以看天梯图,最好心里有个谱:你主要用电脑来干嘛?如果纯粹打游戏,特别是高帧率电竞游戏,那单核性能、缓存大小影响更大,像5600X、11600K这种中端U可能比核心更多的CPU表现更好,但如果要直播、同时开一堆软件后台,或者做视频编码,那更多核心、更强多线程能力的CPU(比如5900X、10850K)就更合适。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散热和功耗墙,笔记本上尤其明显,同一个CPU,在不同型号的笔记本里性能释放能差出一大截,有的轻薄本号称搭载标压H处理器,但散热设计跟不上,跑个几分钟就降频,性能还不如散热好的低压U,所以光看CPU型号不行,还得看笔记本的整体评测,看它持续负载下的频率能稳在多少,这个坑我见人掉进去过,买了个配置很高的游戏本,结果散热拉胯,白瞎了那么好的CPU。
2021年还有个插曲,苹果的M1芯片(还有后来的M1 Pro/Max)彻底搅局了,虽然不和x86的CPU直接对比,但那种能效比……真的让英特尔和AMD显得很“耗电”,如果你主要是文字、编程、轻度创作,M1 MacBook的续航和静音体验是当时Windows本很难追上的,这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吧。
所以回过头看2021年的CPU市场……挺分裂的,桌面端,AMD在高端优势明显,英特尔在努力追赶;笔记本端,两边打得有来有回,但具体机型体验天差地别,选购的时候,真不能光看个天梯图排名就下单……得结合自己的预算、主要用途、甚至对噪音和发热的容忍度来综合判断,一颗口碑好、功耗低的“甜点级”CPU,比一味追高端U实际体验可能更好。
现在2024年了,回头看这些老型号……如果你淘二手配件,或者遇到清库存的新品,价格合适的话,像5600X、11600K这种依然是很靠谱的选择,毕竟大部分人的日常使用,根本榨不干这些CPU的性能,电脑这东西,够用就好,追新永远追不完的,你说是不是?
本文由度秀梅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3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