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无线音频世界的关键密码:FM收音机芯片天梯图技术详解与性能对比分析

哎,说到FM收音机芯片 这玩意儿,现在好像没啥人提了,都忙着追TWS、谈高清编码…但有时候深夜开车,或者在家捣鼓旧收音机,扭动旋钮听到那略带杂音的电台音乐 突然冒出来,那种感觉,真的跟流媒体推送的歌单不一样,有种…嗯…活着的真实感。

所以今天就想随便聊聊这些藏在收音机、老式随身听、甚至有些蓝牙音箱里的FM芯片,它们像是一群沉默的幕后英雄,决定了你听到的那个“世界”是否清晰、稳定、还有那么点“味道”,谈不上什么天梯图,那太严肃了,更像是我自己捣鼓这些年的一些零碎印象和笔记,想到哪说到哪。

最早接触的,肯定是像TEA5767这种“上古神器”了,现在淘宝上几块钱一片,贼便宜,它嘛,就是典型的“能响”派,灵敏度一般,强台没问题,但稍微弱一点的信号,杂音就呼呼地来了,像隔着毛玻璃听人说话,选择性也马马虎虎,相邻频率容易串台,听着本地的交通台,背景里隐隐约约飘出隔壁的卖药广告,也是常有事,但它皮实、简单,给个电源和晶振,再接上天线,I2C控制几下就能出声,养活了多少单片机爱好者的收音机梦,它就像个朴实的老伙计,你不能要求它太多,但它总能在那里。

后来玩到像RDA5807系列这类,感觉就上了一个台阶,国货之光谈不上,但确实实惠量又足,灵敏度上来了,在市区里,以前TEA5767收起来呲呲啦啦的台,它能比较稳定地抓住,底噪也控制得好一些,声音干净了不少,但有时候会觉得它的声音有点…“干”,或者说“数码味”重了点,缺乏一点模拟时代那种暖糊感,当然这可能只是我个人的怪癖,它的集成度非常高,连音频输出都直接驱动耳机,方便是方便,但给喜欢折腾音频输出电路的人空间就小了。

再往上,就得提提那些老牌大厂了,比如Silicon Labs的Si47xx系列,这家伙就有点“专业”的味道了,光看手册那几十上百页的寄存器配置就头大,但性能是真不错,自动增益控制(AGC)做得很聪明,信号强弱变化时声音起伏小,不会突然爆音或者声音变小,抗干扰能力也强,手机放在旁边,那种“嘟嘟”的干扰声抑制得比前面两位好太多,用它做的收音机,听起来就是一种很“稳”的感觉,背景黑,声音扎实,不过价格嘛,自然也贵一截,一般是给品牌机或者对品质有要求的设备用的。

还有像NXP的TEF66xx系列,那是车载收音机领域的常青树了,车规级的东西,讲究的是在极端恶劣的电磁环境下依然稳定工作,它的重点不在于音质多么Hi-Fi,而在于“抓得住”信号,快速行驶中,信号强度变化剧烈,它的锁相环和信号处理算法非常强悍,能死死咬住电台频率,不会飘,也不会因为路过一个电线杆就断一下,这种稳定性,是家用芯片难以比拟的,我曾经拆过一个高端车机,里面用的就是TEF的芯片,配合多路天线分集接收,那效果,在高速上几乎感觉不到信号衰减。

说到性能对比,其实挺难一刀切的,灵敏度、选择性、信噪比、立体声分离度…这些参数看着客观,但组合起来,落到耳朵里的感受却很主观,有的人就喜欢背景有点轻微的“沙沙”白噪音,觉得有氛围,那太高信噪比的芯片反而觉得“假”,有的人对串台零容忍,那选择性就是第一位的,还有功耗,对便携设备至关重要,RDA系列在这方面就很有优势。

我自己觉得,选芯片就像配电脑,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你做个迷你口袋收音机,可能RDA5807就绰绰有余,成本控制得佳,你想DIY一个音质不错、放在书房听的桌面收音机,可能就会考虑Si473x,好好设计一下音频放大部分,你要是搞车载或者高端收音头,那TEF系列才是正道。

有时候焊接好一块芯片,接上天线,调谐到一个清晰的电台,听到里面传来主持人说话或者音乐的那一刻,心里还是会有点小激动,这个小小的硅片,就这么把空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变成了有温度的声音,它不像现在很多技术那样追求极致参数,FM广播有种粗粝的、带着环境干扰的真实感…这种不完美,反而成了它独特的魅力。

嗯,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些很个人的碎片,FM芯片的世界远不止这几款,还有很多经典的、小众的型号,每个都有它的故事和脾气,这大概就是技术的乐趣吧,不光是冷冰冰的参数,背后还有时代和使用的痕迹,行了,就聊到这儿吧,我得去给我的老收音机换个电容了,最近声音有点发闷,估计是它又闹情绪了。

无线音频世界的关键密码:FM收音机芯片天梯图技术详解与性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