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天梯图精析:MX150性能表现与同级排名全揭秘
- 游戏动态
- 2025-10-17 14:42:41
- 1
哎,说到这个MX150啊,现在提起来感觉都有点考古的味道了,但你还别说,直到今天,偶尔还是能看到一些老款轻薄本上挂着这个标志,或者有朋友在二手市场淘货时会问“这卡还能用吗?” 所以聊聊它,可能还真有点现实意义。
我记得MX150刚出来那会儿,大概是2017年吧,那阵子英伟达给它贴的标签是“超强入门级独显”,这个定位本身就挺微妙的,有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它的核心其实就是上一代游戏显卡GT 1030的马甲,换了个名字塞进笔记本里,性能嘛,你如果把它放在当年的显卡天梯图里,它就像个有点拘谨的中间生,稳稳地卡在英特尔那些核显(比如当时的HD 620)和真正的游戏显卡(像GTX 1050)之间的那条缝里。
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我琢磨着,就是给那些不满足于核显的日常办公、看高清视频,但又绝对没想过要拿笔记本正经打大型游戏的人一个心理安慰和一点点实际提升,比如用PS简单处理个图片,或者用PR剪个1080P的短视频,它能让你感觉比用核显时流畅那么一丢丢,导出时间可能也能省下几分钟,但这种流畅,又非常脆弱,一旦你图层开多了或者特效加猛了,它立马原形毕露。
说到游戏,这就更是个伤感的话题了,当年号称能玩《英雄联盟》、《CS:GO》这类网游,是,确实能玩,在1080P分辨率下,把画质调到中低,帧数能跑到六七十帧,勉强算是流畅,但那个体验,怎么说呢,就像让一个普通中学生去跑马拉松,能跑完,但过程绝对谈不上享受,风扇呼呼的响声简直像是在抗议,至于当时的3A大作,巫师3》或者《古墓丽影》,你基本就别想了,就算把所有特效调到最低,那个帧数也 slideshow 差不多,纯粹是折磨自己,所以当时很多小白被“独立显卡”四个字忽悠,以为能战未来,结果买回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落差感其实挺强的。
现在回过头看天梯图,MX150的位置就更清晰了,它上面是GTX 1050,那是一道真正的分水岭,跨过去才算摸到游戏的门槛,它下面呢,是英特尔不断迭代的核显,比如后来的Iris Xe,说实话,现在最新一代的核显性能,已经非常逼近甚至在某些场景下反超MX150了,这就让MX150处在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境地:它曾经是入门独显的代名词,现在却快要被核显“追平”了,这多少有点英雄迟暮的悲凉。
我还记得我帮一个学妹看过一台带MX150的旧电脑,她问我这电脑怎么样,我一下有点语塞,不知道怎么准确描述,说它强吧,实在太违心;说它垃圾吧,又有点过分,最后只好说:“嗯…上个网课、写写论文、看看剧肯定没问题,但就别指望它能干重活了。” 这个卡就是这么个定位,它给你的是一种“有限的自由”,让你觉得脱离了纯核显的束缚,但又没真正给你畅游图形世界的门票。
精析MX150的性能和排名,其实更像是在回顾一段PC硬件发展的特定历史,它代表了在那个核显还不够强、高端独显又太贵的过渡时期,市场催生出的一个折中产物,它有它的功劳,满足了一代人的基本图形需求,但也暴露了入门级独显的局限性,现在再看天梯图,它就像个坐标原点,提醒着我们这几年来集成显卡进步的迅猛,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真正的图形性能应该从哪里开始算起。
MX150 就像个老熟人,你偶尔会想起它,但也知道,时代已经大步向前走了。
本文由毓安阳于2025-10-1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yxdt/2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