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衢州市安全教育平台:普及安全知识,共建平安衢州新篇章

衢州市安全教育平台…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我一开始听说的时候,心里还嘀咕,不就是个搞安全宣传的网站嘛,能弄出什么花样?但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接触了几次,发现还真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平台上刷到一个视频,讲的是电动车充电起火怎么处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程,而是用本地一个真实案例改的动画——就发生在柯城区某个老小区,晚上九点多,车棚里充电的电动车突然冒烟,视频里那个模拟的阿姨,穿着睡衣拖鞋跑出来,第一反应是接水泼,结果旁白立刻喊停,用衢州话插进来:“哎哟喂,水不能泼的啊!要断电!用灭火器!”那个语气特别鲜活,就像邻居大妈在着急,我当时就笑了,但笑完真的记住了,这种细节,你说它完美吗?不完美,甚至有点糙,但就是这种接地气的东西,比正儿八经的PPT好记十倍。

平台有个板块叫“安全随手拍”,市民可以上传自己发现的安全隐患,有次我看到一张照片,是西区某条人行道的窨井盖歪了,露出个缝,上传的是个初中生,备注写着“放学路上差点踩空,吓死我了😅”,结果三天后,同一个角度拍了张新照片,井盖修好了,下面平台管理员回了句:“已联系市政处理,小朋友走路要当心呀~” 这种即时反馈,让人感觉它不是个冷冰冰的政务平台,倒像个在默默干活的老朋友,虽然偶尔也有投诉石沉大海的情况,但至少…它在动,在回应。

还有一次,我侄子的小学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平台上的消防安全作业,本来以为是走个形式,结果那个模拟火场逃生的互动游戏,居然让我和儿子争了起来,他非要尝试“用湿毛巾捂嘴冲出去”,游戏里的虚拟房间立刻烟雾变红,弹出提示:“浓烟温度超过800℃,此路不通哦🚫”,儿子不服气,换了匍匐前进的选项,才顺利通关,那个晚上,我们居然对着手机讨论了半小时逃生路线,这平台…有点东西,它知道怎么让人较真。

不过它也有让我皱眉的时候,比如有些内容更新不及时,点开一篇防汛指南,配图还是五六年前的街道样貌;或者偶尔弹出来的通知,语句拗口得像直接从文件里复制粘贴的,读着费劲,但奇怪的是,这种不完美反而让我觉得真实——它就像衢州这座城市本身,在努力变好,但不可能一步到位,有时候深夜刷到平台推送的交通事故案例分析,那些带着马赛克的现场图,配上冷静的文字解说,会让人心里一紧,它不回避残酷,但又在告诉你:你看,本来可以避免的。

最近发现他们开始搞直播了,请了交警、急救医生来连麦,有次主讲人讲到一半突然卡壳,低头翻稿子翻了十几秒,弹幕里全是“哈哈哈老师紧张了”,他抬头尴尬一笑:“第一次直播,见谅见谅。” 那种生涩感,反而比流畅的录播课更有人味,直播结束后,平台还把网友提的奇葩问题整理成帖,油锅起火能不能用面粉灭”(绝对不能!),配上捂脸哭的表情😭,又科普了一波。

其实想想,安全知识这东西,光靠吓唬人没用,光讲大道理也留不下印象,这个平台最让我触动的是,它试图在严肃和亲切之间找平衡,它知道衢州人爱吃什么(比如强调腌制食品的食品安全时,会提到本地特色的腊肉怎么储存),知道老人容易在哪些骗局上当(专门做过针对老年群体的防诈骗方言短剧),甚至知道夏天哪些水库野游点危险…这些细节,不是哪个通用模板能套出来的。

说到底,安全不是试卷上的满分,而是生活中那些后知后觉的“幸好”,这个平台,像是个絮絮叨叨又操心的同乡,可能说话偶尔磕巴,推送偶尔重复,但它真的在试着把“平安”两个字,从口号变成一种习惯,也许…共建平安衢州,就是从这些有点毛糙、却带着温度的努力开始的吧。

衢州市安全教育平台:普及安全知识,共建平安衢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