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2016年手机处理器性能排行天梯图:全面解析主流芯片表现

哎 现在想想2016年 真是手机处理器混战特别有意思的一年 那时候高通还在用火龙梗 联发科拼命想冲高端 麒麟还没那么强势 三星的Exynos偶尔会给人惊喜… 当时看评测 跑分 各种纠结 现在回头整理那年的芯片表现 感觉像翻老相册 有点怀念那种青涩又混乱的技术竞争

记得那年最火的肯定是高通骁龙820 但它的口碑… 真的有点分裂 冬天用着还行 夏天就 呃 你懂的 那个发热量 简直能煎鸡蛋 特别是某些厂商散热做得差的机型 玩半小时游戏就降频卡顿 但单论峰值性能 它确实强 用上自主Kryo架构 GPU也是Adreno 530 跑分一骑绝尘 可实际体验总差口气 像是个偏科的天才 爆发力足 耐力不行 很多人买旗舰机冲着820去 结果用起来心情复杂

三星的Exynos 8890反而给我更多好感 特别是用在国际版S7上那会儿 自家M1架构加上公版A53 功耗平衡做得比820聪明 发热控制好不少 日常用更稳 但GPU是Mali-T880 MP12 理论性能不差 可游戏兼容性偶尔会出小毛病 有些游戏对高通的优化更好 这细节现在想起来 还是觉得芯片生态的隐形壁垒挺烦人的

联发科嘛… Helio X25和X20 真是悲情角色 十核概念炒得火热 实际是三簇架构 调度复杂得一塌糊涂 经常是核心来回切换 反而拖累效率 高负载下发热也压不住 被戏称“一核有难 九核围观” 但中低负载下其实挺省电的 看视频 刷网页 续航不错 可惜被厂商硬塞进一些伪旗舰机 坑了不少用户 导致口碑崩盘 后来冲击高端的路基本就断了

2016年手机处理器性能排行天梯图:全面解析主流芯片表现

海思麒麟950 960那会算是默默积累 950用上A72 能效比惊喜 但GPU一直是短板 到960换成Mali-G71 MP8 图形性能追上来了 可功耗又有点放飞 总体感觉华为在那会儿还在摸索节奏 不像后来那么强势 但已经能看出自研架构的决心

还有容易被忽略的 比如苹果A9 其实2015年发布 但2016年很多iPhone 6s用户还在主力用 单核性能碾压所有安卓阵营 双核打别人四核八核 这种暴力优化 当时让人觉得苹果真有点“作弊” 但散热设计跟不上 玩大型游戏后期也会降亮度 不过日常流畅度确实无敌

2016年手机处理器性能排行天梯图:全面解析主流芯片表现

回头看2016年的天梯图 如果硬要排 大概是骁龙820和Exynos 8890争第一梯队 但820峰值强 8890综合稳 麒麟960和苹果A9(考虑跨代)各有胜负 联发科X25只能在中端区域混 但实际体验差距远没有跑分那么大 比如联发机搭配1080P屏 日常使用反而可能比820的2K屏更流畅 因为GPU压力小

那会儿评测数据经常打架 不同测试软件 不同机型散热 结果能差出20% 消费者看得云里雾里 现在想想 所谓性能排行 真的只能参考 就像吃饭 不是谁调料放得猛谁就好吃 还得看火候 搭配 甚至心情

其实2016年之后 芯片设计思路明显变了 不再无脑堆核心 更注重能效 AI 散热协同 像820那种暴躁性格的芯片 现在基本绝迹了 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但偶尔会怀念那时各家的“怪癖” 比如联发科拼命营销十核 三星Exynos的另类架构 甚至麒麟的倔强 这些特色现在越来越同质化了

所以啊 看芯片排名 别太较真 尤其是老芯片 当年觉得重要的参数 可能后来发现全是噱头 真正用着舒不舒服 只有时间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