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M2固态硬盘天梯图2021版:精准推荐与深度技术分析

哎,说到2021年的M.2固态硬盘天梯图,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那时候市场真是热闹啊,不像现在PCIe 4.0都快成标配了,当时大家还在纠结是冲高端还是捡漏老旗舰,我翻出当年的笔记,里面还夹着几张打印的性能对比表,边角都磨毛了😂。

先说说背景吧,2021年算是PCIe 4.0固态开始普及的年份,但PCIe 3.0依然强势,毕竟很多人的主板还不支持4.0,三星980 Pro那时候风头正劲,读速飙到7000MB/s,很多人冲着它去,但实际用起来…除非你天天传超大文件,否则真感觉不出和3.0的差距,我有个朋友非要买,结果装上去打游戏加载就快了两秒,他挠着头说“好像…也就那样?” 不过对于视频剪辑党来说,那种速度倒是实打实的爽。

西数的SN850也是当年的黑马,散热做得比三星还激进,自带散热片版本像个小铠甲…但有些ITX机箱根本塞不下,这就很尴尬了,我试过把它塞进一台迷你主机,结果温度直接飙到70度,风扇嗷嗷叫,后来只好拆了外壳裸奔用,这些细节,天梯图可不会告诉你。

其实中端市场更有看头,铠侠的RC10(现在改名叫啥来着?对,铠侠EXCERIA G2)性价比超高,虽然缓外速度一般,但日常用根本无感,我帮表弟装电脑就选的它,他用了半年后问我:“哥,这硬盘是不是很贵?” 我说五百多,他愣了半天…这种小惊喜现在很难有了,还有英睿达P5,美光亲儿子,性能稳得像老黄牛,但温度控制有点随缘,夏天得注意风道。

说到坑…也不是没有,有些杂牌盘标着PCIe 4.0,价格低得离谱,实际用垃圾颗粒+模拟缓存,写满一半就断崖式掉速,有个网友买过某品牌,传游戏时速度从2000MB/s掉到200,气得他在论坛连发三帖吐槽,配图是一杯凉透的咖啡☕️,所以看天梯图不能光盯峰值速度,缓外性能和颗粒类型才是隐藏考点。

技术层面的话,2021年QLC颗粒已经不少了,但大家普遍还是信TLC,像三星970 EVO Plus这种老将,虽然是3.0盘,但稳如泰山,现在二手市场还很多人求购,主控方面,群联的E16方案铺得很广,但发热大户的帽子摘不掉;慧荣2262EN则成了中端神U,功耗平衡做得巧。

回头想想,那年选硬盘就像挑水果——光看标签不行,得掂量实际手感,高端盘像进口樱桃,光鲜但贵;中端像本地苹果,实惠管饱,现在2024年看这些,感觉技术迭代真快啊…不过有些经典盘放到今天依然能打,比如SN750的后续版,或者致钛的PC005,国产颗粒那时候已经开始冒尖了。

最后扯句闲篇:当时攒机论坛里常有人问“要不要等PCIe 5.0”,结果等到现在…5.盘还没普及,价格先吓死人,所以嘛,电子产品,够用就是赚到,哎,当年为了测盘拆装十几次主机的日子,累是累,但摸着那些小电路板上的标签,居然有点怀念呢 🛠️。

M2固态硬盘天梯图2021版:精准推荐与深度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