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集成显卡潜力解析:最新核显天梯图揭示性能进化与实用价值

说起来集成显卡 以前大家总觉得是“亮机卡”嘛,插上能用就行,别指望它能干啥,但这两年……真不一样了,我前几天闲着没事翻最新的核显天梯图,哎呦,有点意思,那个曲线往上蹿的幅度,比我想象中猛多了。

你看啊,AMD的RDNA2架构塞进APU里之后,比如锐龙7 6800U那个Radeon 680M,跑分直接怼到能跟入门级独显GTX 1050 Ti掰手腕了,这什么概念?就前两年,你敢想用核显打《 apex英雄》中画质 能稳60帧?现在还真可以,虽然得调低点特效,但流畅玩已经没问题了,英特尔那边也不甘示弱,Arc架构的核显上来就堆规模,Xe核心翻倍地加,虽然驱动优化一直被人吐槽,但硬件底子确实铺得挺厚。

不过说真的,看天梯图归看天梯图,实际用起来又是另一码事,我朋友之前组了台迷你主机,用的就是最新一代核显,他本来只想拿来办公和看4K电影,结果有次临时要剪个短视频,用剪映居然也能凑合导出……虽然慢是慢了点,但至少没卡死,这种“意外之能用”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集成显卡的潜力有点被低估了。

但你说它真能替代独显吗?我觉得……还得看人,对大部分不玩大型游戏、不搞专业渲染的用户,现在的高性能核显简直太香了,省电、省钱、还省机箱空间,尤其是轻薄本用户,以前被迫背着个“独显”的名头,其实也就是MX450这种水平,现在核显直接追平甚至反超,反而更务实。

集成显卡潜力解析:最新核显天梯图揭示性能进化与实用价值

不过也有憋屈的时候,比如内存,核显性能吃内存频率吃到死,你要是配个低频内存,性能直接掉一截……这玩意太依赖配套了,还有散热,笔记本上要是散热拉胯,核显频率根本稳不住,天梯图上再高的位置 实际也发挥不出来,所以你看,光看排名不行,还得看整体调教。

其实我有时候会想,核显这么卷下去,会不会哪天低端独显市场真被它干没了?像GT 1030这种卡,现在买的人图啥呢……可能就图个不用折腾驱动吧,但另一方面,核显的进步也逼着独显不能躺平,你看老黄现在刀法越来越精准,说不定也有这部分原因。

集成显卡潜力解析:最新核显天梯图揭示性能进化与实用价值

再说回实用价值,现在很多人买电脑 需求其实是模糊的,你说他完全不玩游戏吧,偶尔也可能想试试《原神》或者《英雄联盟》;你说他不做创作吧,说不定哪天就要给孩子做个PPT、剪个毕业视频,这时候核显的“弹性”就体现出来了——它给了一种“万一需要,我还能顶一下”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独显给不了,因为独显要么有、要么无,而核显是“有底线”的存在。

当然啦,硬伤还是有的,比如你想玩《赛博朋克2077》开光追……那就别难为核显了,它真没这本事,有多少人真的需要那么高的性能?可能大多数时间,电脑也就是刷网页、看视频、处理文档,核显在这些场景里 不仅够用,甚至因为低功耗反而更安静、更省电。

最后扯远一点,我觉得核显的进化 有点像手机摄像头的进化,早些年手机拍照被相机吊打,现在呢?虽然还是比不过专业设备,但已经能满足90%人的日常需求了,核显也是,它可能永远追不上旗舰独显,但它正在不断吞食“够用”和“好用”之间的灰色地带……而且吞得越来越快。

所以下次有人问你核显能不能用,或许可以反问一句:你究竟需要它做什么?如果答案不是“硬核游戏”或“专业制作”,那现在的核显,很可能已经比你想象中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