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轻松掌握基础运算:20以内加减法专项训练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轻松掌握基础运算:20以内加减法专项训练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对于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的孩子来说,20以内的加减法就像是一座需要攀登的小山丘,这座山丘爬得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面对更复杂数学问题的信心和兴趣,我们进行专项训练,目标绝不仅仅是让孩子算得快、算得准,更深层的目的是在游戏中、在生活里,悄悄地把数学思维的种子种在孩子心里,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死记硬背的效果远不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趣的联系。

如何让这个训练过程变得轻松有效呢?关键在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孩子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东西,我们得先帮孩子打好地基。

轻松掌握基础运算:20以内加减法专项训练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第一步:从具体到抽象,建立“数感”基础

在孩子真正开始列竖式或心算之前,他们需要理解“加”和“减”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时候,实物操作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拿出孩子喜欢的积木、糖果或者水果。

  • 理解加法: 我们可以拿出3块积木,再拿出2块积木,然后问孩子:“宝宝,我们现在总共有多少块积木呢?”让孩子亲手把两堆积木合在一起,然后数一数,这个过程就是在告诉他,“加”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变得更多,我们可以反复用不同的物品进行这样的练习,妈妈有5颗草莓,你再给我2颗,妈妈一共有几颗?”让孩子在行动中感受“合并”的概念。
  • 理解减法: 同样地,我们可以摆出7个苹果,然后说:“我们吃掉2个,还剩下几个呢?”让孩子亲手拿走2个,再数一数剩下的,这就是在直观地展示,“减”就是从总数里拿走一部分,变得更少,也可以玩“藏东西”的游戏,“这里有6个小球,我藏起来3个,你能看到几个?”

通过这样大量的实物操作,孩子的大脑里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符号,而是有了“增加”和“减少”的生动画面,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急,一定要等到孩子能熟练地用实物演示加减法后,再过渡到下一步。

轻松掌握基础运算:20以内加减法专项训练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第二步:巧用工具,搭建从具体到抽象的桥梁

当孩子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理解后,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半抽象的工具来帮助他们思考,这些工具就像是思维的脚手架。

  • 数轴(或简单的数字线): 在一张长纸条上画一条线,标上从0到20的数字,学习加法时,比如计算8+5,我们可以让孩子先找到数字8,然后向右跳5格,最后落脚点的数字13就是答案,学习减法时,比如计算15-6,就从15开始向左跳6格,落到9上面,数轴能非常直观地展示数字的顺序和运算的方向感。
  • 十格阵: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由两行五列的格子组成,总共10个格子,在计算比如8+6时,我们可以先在十格阵里摆满8个棋子,然后另外摆6个,孩子会发现,8个棋子已经占了8个格子,还空着2格,我们可以从6个棋子里拿出2个把十格阵填满,这样就凑成了一个10,剩下的4个就是14,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凑十法”的思想,减法也是同理,比如计算13-5,我们先把13表示为1个满的十格阵和另外3个棋子,减去5时,可以先从3个里减去(不够减),那就拆开那个十格阵,从10里面减,最后剩下5+3=8,这种方法为以后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掌握核心策略,实现心算飞跃

轻松掌握基础运算:20以内加减法专项训练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有了实物和工具的经验,孩子就可以开始尝试一些心算策略了,这些策略能让他们算得更快,更有成就感。

  • 凑十法: 这是20以内加法的核心策略,口诀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计算9+4,看到9想到1,把4分成1和3,9+1=10,10+3=13,多练习几组,如8+5、7+6等,孩子会慢慢熟悉哪些数可以凑成十。
  • 破十法: 这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关键,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得上它,口诀是“拆大数,分出十,减小数,加剩数”,计算15-8,个位5减8不够,就把15分成10和5,用10去减8等于2,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2+5=7,同样,多练习如14-6、13-7等题目。
  • 利用已知事实: 鼓励孩子利用他们已经熟悉的数字关系,如果孩子知道10-3=7,那么计算11-3时,就可以想成10-3=7,再加上1,就是8,如果知道5+5=10,那么计算5+6时,就是10+1=11。

第四步:在游戏和生活中巩固练习

训练不等于枯燥的题海战术,把练习融入游戏和日常生活,能极大地保持孩子的兴趣。

  • 扑克牌游戏: 去掉花牌,只留数字牌,每人摸两张,比赛谁算得快(加法或减法),或者玩“凑十”游戏,轮流出牌,如果出的牌能和桌面上的某张牌凑成十,就可以收走。
  • 生活场景数学: “帮妈妈拿4个碗,再拿3个盘子,我们一共要准备几个餐具?”“公交车上有10个人,下去了3个,又上来了2个,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让孩子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 数学绘本和故事: 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绘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出加减法问题,孩子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

每个孩子的节奏都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孩子算错了,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引导他:“我们再想想,用积木摆一下看看?”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比单纯追求计算速度重要得多,当孩子觉得数学好玩、有用时,他们的数学思维自然就会得到滋养和成长,这份专项训练的内容,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真正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为未来的数学学习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