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移动硬盘疑难问题专业处理,确保数据快速恢复与设备完好如初

(根据知乎专栏“数据急救箱”的分享)移动硬盘突然读不出来,或者里面重要的文件莫名其妙消失了,这种时候真的会让人急得冒汗,别慌,遇到问题第一步不是急着找各种软件瞎折腾,而是要先冷静下来,判断一下问题的性质,问题就分两大类:一类是硬盘本身硬件没坏,是“软”问题;另一类就是硬盘 physically 受伤了,是“硬”问题,你自己先做个简单判断,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电脑报”社区版块的用户案例)先说说最常见的“软”问题,你把硬盘插到电脑上,电脑有“叮咚”一声响,提示发现新硬件,但在“我的电脑”里就是看不到盘符,或者能看到盘符,但双击打开就卡死,或者提示“需要格式化”,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不是数据丢了,而是硬盘的“目录”或者“索引”出了错,电脑不认识它了,这时候你千万别手快去点“格式化”!一格式化,数据可就真难找回来了。

(依据“中关村在线”存储频道技术文章的建议)对于这种问题,你可以尝试几个安全的方法,第一,换一条质量好的数据线试试,有时候就是线缆接触不良或者质量太差导致供电不足或信号传输不稳定,第二,换一个电脑上的USB接口,最好是直接插在电脑主板自带的接口上,避免使用机箱前面板的接口或者USB扩展坞,第三,如果别的电脑也读不出来,你可以试试进入系统的“磁盘管理”工具(右键点击“此电脑”,选“管理”,就能找到),在这里看看硬盘的状态,如果显示是“未初始化”或者“未分配”,那问题可能比较麻烦,但如果显示为“RAW”格式或者有容量显示但无盘符,你可以尝试右键“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给它分配一个新的盘符,有时候就能认出来了。

(来自专业数据恢复工程师“老张”的线下讲座记录)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硬盘还是无法正常访问,但你在磁盘管理里能看到它,并且容量显示正常,这时候就可能需要用到数据恢复软件了,市面上有很多这类软件,比如老牌的Recuva,或者功能更强的DiskGenius等,使用这些软件的关键是:千万不要把软件安装到你要恢复的那个移动硬盘上!也绝对不能把扫描后恢复出来的数据再存回这个出问题的硬盘!你应该把软件装到电脑本地硬盘,然后扫描移动硬盘,把找回来的文件保存到电脑的另一个健康硬盘里,这是因为任何对问题硬盘的写入操作,都可能覆盖你原本的数据,造成永久性丢失,软件扫描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耐心等待即可。

(根据“存储极客”博客的科普)现在来说说更严重的“硬”问题,如果你的移动硬盘出现以下症状,那很可能就是硬件故障了:插上电脑后,硬盘发出“咔哒、咔哒”有规律的异响,或者“吱吱”的摩擦声;或者硬盘马达完全不动,一点声音和震动都没有,死气沉沉;又或者硬盘摸起来异常烫手,出现这些情况,请你立刻、马上停止一切操作,直接拔掉数据线,因为这通常意味着硬盘的磁头损坏、电机卡死或者电路板烧了。

(援引数据恢复公司“效率源”的技术白皮书)对于硬件故障,普通用户是绝对没有办法自己处理的,你网上看到的什么“冷冻法”(把硬盘放冰箱冷冻一会儿再试)、敲击法,都是极其危险且不靠谱的野路子,只会让硬盘的损伤雪上加霜,导致盘片被划伤,数据被彻底破坏,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数据非常重要,直接寻找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他们需要在无尘实验室里开盘,更换匹配的磁头组件或电路板,才能有机会把数据读取出来,这个过程技术含量很高,费用也不菲,所以只适用于数据价值远超维修成本的情况。

(综合自多个IT资讯网站的用户指南)无论是软问题还是硬问题,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使用移动硬盘的好习惯能大大降低“悲剧”发生的概率:第一,安全弹出,一定要在电脑右下角点击“安全删除硬件”并确认可以移除后,再拔掉USB线,直接热插拔虽然方便,但在硬盘还在读写时强行拔出极易导致数据损坏,第二,轻拿轻放,移动硬盘是精密设备,怕摔怕震,尤其是工作时,第三,供电要足,对于没有额外供电接口的2.5英寸硬盘,尽量使用原装数据线,并插在电脑供电稳定的USB口上,第四,定期备份,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任何存储介质是百分百可靠的,把重要数据在不同地方(比如电脑硬盘、移动硬盘、网盘)备份两到三份,才是数据安全的终极保障。

面对移动硬盘的疑难杂症,冷静判断是第一位的,软故障可以尝试自己动手,但操作要谨慎;硬故障则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士,养成良好的使用和备份习惯,才能让你在面对数据风险时,真正做到心中有底。

移动硬盘疑难问题专业处理,确保数据快速恢复与设备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