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充电宝携带规定:容量限制与安全须知全解析
- 问答
- 2025-11-05 08:44:46
- 1
充电宝必须由旅客随身携带,严禁放入托运行李中,这个规定是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以及全球绝大多数航空公司共同严格执行的,原因在于,充电宝内部的锂离子电池在受到挤压、碰撞或处于高空低压环境下,有发生短路、过热甚至起火的风险,如果放在货舱内,火情难以及时发现和扑救,可能酿成严重安全事故,而随身携带在客舱内,一旦发生异常,机组人员和乘客可以迅速采取措施。
接下来是关于充电宝的容量限制,规定主要看充电宝的额定能量,单位是瓦时(Wh),我们日常看到的充电宝标注通常是毫安时(mAh),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换算公式:额定能量(Wh)= 额定电压(V)x 电池容量(mAh) / 1000,一个标称容量为10000mAh、电压为3.7V的充电宝,其额定能量就是 3.7V x 10000mAh / 1000 = 37Wh。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的规定,携带充电宝的规则如下:

- 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可以直接随身携带,无需航空公司批准,市面上绝大多数常见的充电宝,如10000mAh、20000mAh(通常低于100Wh)的,都符合这个范围,但每人携带的数量也有合理限制,通常建议不要超过两个。
- 额定能量在100Wh至160Wh之间的充电宝:需要经过航空公司的批准才能携带,在出行前,建议提前咨询你所乘坐的航空公司,了解具体的申报流程,这类充电宝通常容量较大,比如一些专业的摄影器材备用电池或大功率充电宝。
- 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严禁携带上飞机,这类产品属于高风险物品。
除了上述核心规定,还有一些重要的安全须知需要旅客遵守:
- 标识清晰是关键:充电宝必须外观完好,没有破损、鼓包、漏液等现象,最重要的是,充电宝上必须清晰标注其额定电压、额定容量(mAh)和额定能量(Wh)等信息,如果标识模糊不清或完全磨损无法辨认,机场安检人员有权禁止其携带上机,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标识不清的充电宝被视为安全隐患,一律不得携带。
- 飞行途中禁止使用:在飞机起飞、降落和整个飞行过程中,严禁使用充电宝为电子设备充电,充电宝应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有开关的话),这是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干扰飞机电子系统,也便于集中管理。
- 安全使用习惯:不要将充电宝与钥匙、硬币等金属物品一起存放,以免短路,避免对充电宝进行强烈的撞击或挤压,在充电时,如果发现充电宝过热,应立即停止使用。
为了确保行程顺利,这里有一些实用的出行建议:在出发前,最好检查一下自己充电宝的额定能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果充电宝的标签上只标明了mAh和V,可以自己用公式计算一下,在通过机场安检时,通常需要将充电宝从行李中取出,单独放入安检篮中接受检查,以便安检人员快速查验。
乘坐飞机携带充电宝的核心原则就是“随身携带、容量合规、标识清晰、飞行中禁用”,遵守这些规定,既是为了保障航班和所有乘客的安全,也是确保自己顺利出行的基本要求,这些规定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是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发布的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和公告,旨在将锂离子电池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本文由帖慧艳于2025-11-0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574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