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编程精要:掌握核心概念与实战优化策略分享
- 问答
- 2025-10-27 07:08:26
- 3
Java多线程的核心目标是让程序能“干多件事,提高效率,最基础的概念是Thread类,你可以继承它或者实现Runnable接口来创建一个新线程,直接调用run()方法只是普通方法调用,必须用start()才能真正启动新线程,让JVM去调用run方法... 这里有时候会搞混。
多线程最大的挑战是共享数据的安全问题,比如两个线程同时修改一个银行账户余额,结果可能就错了,为了解决这个,Java提供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它可以修饰方法或代码块,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执行它,就像给厕所上了锁,一次只能进一个人,锁用不好会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死锁,就是两个线程互相等着对方释放锁,程序就卡住了。
除了synchronized,java.util.concurrent包里有更多好用的工具,比如ReentrantLock,它比synchronized更灵活,可以尝试获取锁、设置超时时间,能减少死锁的发生概率,还有ConcurrentHashMap,它是一个线程安全的哈希表,性能比老的Hashtable好很多,因为它用了分段锁的思想,允许真正的部分并行读写。
拓展一点实战策略: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过度使用线程,因为线程的创建和销毁是有开销的,通常我们会使用线程池,ExecutorService就是管理线程池的核心接口,它帮你复用线程,控制并发数量,常见的newFixedThreadPool能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有时候我们可能误以为volatile关键字能保证所有操作的原子性,其实它主要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即一个线程修改后,其他线程能立刻看到最新值,但对于像count++这样的复合操作,它并不能保证线程安全,仍然需要同步。
一个有趣的优化点是,在单核CPU上,多线程可能并不会让计算密集型任务更快,因为CPU时间片需要来回切换,这种上下文切换本身也有成本,但在I/O密集型任务中,当某个线程等待网络或磁盘时,CPU就可以去执行其他线程,这时多线程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选择线程池大小时,需要根据任务是CPU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来权衡。

本文由水靖荷于2025-10-2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473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