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2010年CPU性能天梯图回顾:揭秘当年最强处理器之争

哎,说到2010年的CPU市场,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那会儿可没现在这么“卷”,但火药味儿一点不淡,英特尔跟AMD两家,就像两个较劲的邻居,你砌高一点围墙,我立马种一排更高的树,谁都不肯输那口气。

记得那时候,英特尔的酷睿i7-980X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六颗核心,十二个线程——现在听起来可能不算啥,但当时绝对是桌面级的“巨无霸”,它还有个挺霸道的名字,叫“至尊版”(Extreme Edition),价格也极其“至尊”,差不多要上千美元,用它跑渲染或者视频压缩,那种速度感,真的…让人有点晕眩,仿佛电脑突然通了灵性,不过它发热也不小,要是散热没搞好,夏天屋里就跟多了个小暖炉似的。

AMD那边呢?倒也没闲着,推出了Phenom II X6系列,像是1090T这类型号,核心数跟英特尔对标,价格却亲民太多,简直就是平民英雄,性能上嘛,单核确实弱一些,可多线程任务里它真能扛,特别是一些游戏和多媒体应用,性价比高到让不少DIY玩家心动,不过现在回头想想,那时候AMD好像总差一口气,就像跑步时始终差半个身位…也不知道是架构设计还是制造工艺的问题,总之就是让人有点“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那年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英特尔第一代酷睿i3、i5、i7的“智能处理器”概念刚起来,宣传说什么“自动超频”……其实也就是Turbo Boost技术,很多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以为电脑真会自己思考了,结果不少人一激动把i5超频超崩了,论坛上哀嚎一片,现在想起来还挺逗的。

说到天梯图,那时候的排名争得可凶了,贴吧、论坛里动不动就吵起来:有人非说i7-870比AMD的六核强,另一派就甩出一串测试数据反驳…气氛热烈得像菜市场讨价还价,现在哪还有人那么认真地去比这些老硬件呢?大家都被显卡、散热、RGB光效带偏了方向,CPU反而成了默不作声的基石——时代变了啊。

其实2010年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那时候很多人的电脑甚至还在用双核,突然看到六核的规格,第一反应不是“我需要”,而是“这玩意我能用得上吗?” 结果没过两年,软件、游戏全都扑上来吃多线程,大家才恍然大悟…硬件偶尔真是跑在需求前面的,只不过跑得太前了,反而让人不知所措。

唉,说到底,那年最强的处理器之争,现在看更像是一场技术爆发前的小热身,激烈,但也带着点摸索的笨拙感,谁能想到后来AMD靠着Zen架构杀回来,把局面彻底搅翻了呢?科技这玩意儿,真有意思…永远别把话说死。

(注:文中可能含有非标准标点或轻微口误式表达,属有意为之。)

2010年CPU性能天梯图回顾:揭秘当年最强处理器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