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UI设计:构建高效流畅且视觉愉悦的用户交互体验

我觉得UI设计吧,它首先得是“活”的,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按部就班的组件拼贴,有时候我盯着一个界面看,如果它太完美了,每个间距都像用尺子量过,每个颜色都严格遵循色板…反而会让人觉得有距离感,像博物馆里的展品,只能看,不敢碰,真正好的UI,应该像你熟悉的一条小路,走起来舒服,甚至能发现一些意外的小惊喜,比如一个有趣的微交互,或者一个恰到好处的动效反馈。

流畅…这个词被用烂了,但它的核心,我觉得是“别让用户等,更别让用户猜”,我有个挺深的体会,有一次用某个购物APP,下拉刷新的时候,那个小图标转啊转,转了足足有三四秒,我当时就想…是网卡了还是它卡了?这种等待是种折磨,反过来,有些应用在加载时,会有些小巧思,比如一段有趣的动画,或者先加载出文字框架,再填充图片…这种“假装很忙”的状态,反而让等待变得可以忍受,所以流畅不光是技术指标,更是心理游戏,你得给用户一种“事情正在发生”的感觉,别让屏幕死气沉沉的。

视觉愉悦…唉,这个更主观了,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克制,我刚入行的时候,总想炫技,恨不得把所有好看的效果、流行的趋势都堆上去,结果呢?界面花里胡哨,用户眼花缭乱,根本找不到重点,后来才明白,视觉愉悦更多来自于“秩序感”和“呼吸感”,该留白的地方大胆留白,该突出的元素用颜色或大小狠狠突出,就像房间里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会让人焦虑,而收拾得井井有条就会觉得舒心,颜色也是,别用太多,有个主色调,配一两个辅助色,再加个点缀色,基本就够了,太多颜色打架,界面就变成了调色盘,显得特别…廉价。

还有细节,魔鬼都在细节里,比如一个按钮,不同状态下的样式(默认、悬停、点击、禁用)是不是有清晰的区别?表单出错了,提示信息是生硬的“错误!”,还是更人性化的“这个格式好像不对哦,再检查一下?” 这些微小的点,累积起来就构成了用户对产品“性格”的感知,是严谨的、是亲切的、还是幽默的?

哦对了,还有图标,我特别烦那些意思模糊的图标,一个抽象的图形,你让用户去猜它代表啥?最保险的还是用文字标签,或者图标+文字,别为了所谓的“极简”牺牲了清晰度,清晰永远是第一位的。

说到不完美…其实设计里也需要一点不完美,完全对齐的界面有时会显得僵硬,偶尔,在非核心区域,让元素有那么一点点“手动”调整的痕迹,反而会增加人情味,就像手写字体比标准印刷体更有温度一样,但这种不完美是精心设计的,可不是真的马虎。

我觉得吧,做UI设计,得把自己当成一个特别挑剔、特别没耐心的用户,不断地用、不断地找别扭,有时候盯着一个界面看了太久,会麻木,这时候就得站起来走走,喝杯咖啡,再回来看,往往能发现之前忽略的问题,它是个不断打磨、反复纠结的过程… 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完美方案”。

UI设计远不止是让东西变好看,它更像是在用户和机器之间搭建一座桥,这座桥要结实(高效)、好走(流畅),而且走在上面心情要舒畅(视觉愉悦),这需要技术,更需要同理心和那么一点点…嗯,艺术感吧,大概就是这样。

UI设计:构建高效流畅且视觉愉悦的用户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