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服务器CPU性能排行榜单出炉,天梯图展示2018年度强者之争!
- 问答
- 2025-10-23 08:34:47
- 1
哎,刷着刷着网页,突然看到个标题说2018年的服务器CPU天梯图更新了……我心想,这都哪年的事儿了,怎么还有人翻出来?但手还是不听使唤地点了进去,你说奇怪不,明明知道这些数据对咱日常用电脑打游戏、写文档没啥实际影响,可就是忍不住想看看,那些藏在数据中心里嗡嗡响的“大家伙”,到底谁更厉害一点,可能,这就是技术宅那点可怜的好奇心在作祟吧。
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还在用着一台老掉牙的笔记本,CPU动不动就飙到100%,风扇声跟拖拉机似的,所以看到这些服务器级别的处理器,感觉就像在看另一个世界的战争……完全不是同一个量级的比拼,那时候,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好像还是主流?但AMD的EPYC(霄龙)第一代那不也出来搅局了嘛,对,就是那个代号Naples的,当时很多人还抱着观望态度,觉得AMD在服务器领域能掀多大风浪呢……现在回头看,啧啧,真是低估了。
天梯图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性能排序,跑分啊、核心数啊、功耗啊,一堆冷冰冰的数字,但你看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给这些芯片加上点“性格”,比如英特尔的至强铂金系列,就像个稳重的老牌贵族,性能强悍,市场占有率也高,但总感觉……有点端着,价格也贵得让人肉疼,那时候它靠着多年的生态积累,确实还是老大,但AMD的EPYC呢,就像个突然杀出来的挑战者,带着一股子“我就是要搞事情”的劲儿,核心数一下子堆得老高,性价比看着真诱人,我记得当时看到EPYC 7601有32核64线程,心里还嘀咕:这得是多大的算力啊……用在啥地方才能把它喂饱?是不是有点性能过剩了?
不过话说回来,服务器CPU又不是给咱们普通用户玩的,人家追求的是稳定、可靠、多任务处理能力,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搞云服务的,才是它们真正的买家,所以这个天梯图,更像是给这些采购大佬们看的“购物指南”,但即便是指南,也难免有倾向性吧……不同的测试基准,侧重点不一样,排出来的顺序可能也会有微妙差别,有的看重纯算力,有的看重每瓦性能,还有的看重虚拟化表现……所以你看不同机构出的天梯图,可能同一个CPU的位置会稍微有点浮动,这挺正常的,没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2018年还有个看点,就是ARM架构开始有点声音了,虽然那时候还远不能和x86阵营抗衡,但总算是露了个脸,让人感觉未来的战场可能会更复杂,现在想想,这种趋势确实延续下来了。
翻着那些图表和数据,我脑子里会冒出一些没啥用的联想,这些顶级CPU运行起来,散热得用啥?是不是得泡在油里或者用液氮?它们处理着全球海量的数据请求,那一刻,某个芯片的某个晶体管是不是正在因为我的某个网页点击而通断一次?……这种渺小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其实吧,看这种过时的排行榜,最有意思的不是结果本身,而是那种“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我们现在知道后来AMD的EPYC二代、三代越来越猛,英特尔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但在2018年那个时间点上,一切还充满悬念,看着当时的评测文章,那种对未来的猜测和争论,反而比冷冰冰的排名更有温度。
这份2018年的服务器CPU天梯图,现在看更像是一张老照片,定格了那个特定时间点上的技术格局和行业态势,它记录了一场无声但激烈的竞争的一个瞬间……对于我这种旁观者来说,看看热闹,感叹一下技术迭代的速度,也就够了,毕竟,我那个老笔记本,最后也因为实在扛不住,在2019年光荣退休了,而数据中心里的那些“强者”,它们的战争,还远未结束呢……只是,已经离我的日常很远了。
本文由革姣丽于2025-10-2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3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