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耳机年度盘点:2021年最值得入手的降噪与高保真型号
- 问答
- 2025-10-23 02:14:51
- 2
哎,说到2021年的头戴式耳机,感觉真是挺特别的一年,疫情反反复复,大家待在家里的时间变多,对耳机的依赖也更深了,不光是听歌,开会、上网课、甚至就为了图个清静… 那种“把自己和世界隔开”的需求,突然就变得具体起来,所以降噪和高保真,这两个点几乎成了很多人挑选耳机的核心,但奇怪的是,它们好像走向了两个稍微有点不同的方向。
先说说降噪吧,2021年,索尼WH-1000XM4 几乎还是绕不开的标杆,对吧?但说实话,我总觉得它有点…太完美了,完美得甚至有点无聊。🤔 降噪效果确实没得挑,坐地铁或者飞机,一戴上,世界“唰”一下就静了,那种瞬间的抽离感很治愈,它的智能免摘聊天功能,实际用起来却有点尴尬,有时候我只是自己哼个歌或者叹口气,它就跟受了惊似的暂停了音乐,弄得我哭笑不得,电池续航是真心强,但那个佩戴感,戴久了耳罩还是会有点闷热,夏天尤其明显,它像个靠谱的全能型优等生,但少了点…个性?
Bose的QC45 那年也出来了,很多人期待它能和索尼掰掰手腕,它的降噪,感觉和索尼不太一样,索尼是那种把声音“压”下去的感觉,Bose则更像是把噪音“抚平”了,更柔和一些,耳压感也没那么明显,舒适度上Bose一向拿手,戴起来轻飘飘的,长时间佩戴冠军,但音质…嗯,还是老样子,白开水,听什么都淡淡的,没什么激情,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舒适和那种无感的降噪,QC45挺合适,但要是对音质有点想法,可能就会觉得它有点“面”了。
然后聊聊高保真这边,2021年感觉是这类耳机更放飞自我的一年,像森海塞尔的HD 560S,它就是个典型的“直男”产品,啥降噪都没有,连线都是又长又粗甩不掉的那种,但它给你的声音是那么干净、开阔 细节多得吓人,你用它听一首熟悉的歌,能发现以前从来没注意到的伴奏乐器或者歌手的呼吸声,那种惊喜感是降噪耳机很难给的,不过你得在一个安安静静的环境里用它,不然…全是杂音,它不适合通勤,它只属于你和音乐独处的那几个小时。
还有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奥地利声诗的Aonic 50,这家伙有点意思,它试图在降噪和高保真之间找个平衡,降噪效果比不上索尼那么霸道,但够用;音质呢,又比Bose有味道得多,特别是人声,暖暖的,很有感情,它就像一个很会生活的朋友,工作能帮你搞定,玩起来也很在行,不过它的重量是个小缺点,戴久了颈椎有点意见… 而且价格嘛,一直挺坚挺的。
苹果的AirPods Max,唉,这玩意儿真是让人心情复杂,一拿出来,那个设计和质感,真的没话说,像件艺术品,音质和降噪都属于第一梯队,空间音频功能看电影的体验独一无二,但那个笨重的智能耳机套…我至今无法理解,还有价格,贵得让人肉疼,它更像一个时尚单品,或者说一种身份的象征?如果你不差钱,又深度绑定苹果生态,那它带来的那种无缝体验确实很爽。
现在回头想想,2021年选耳机,其实就是在选一种生活方式,你是需要一把能随时把你从嘈杂中救出来的“保护伞”,还是想要一个能让你细细品味音乐细节的“显微镜”?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这一年过去了,这些耳机陪我度过了很多个加班的深夜和放松的周末,每个上面好像都留下了当时的情绪… 科技产品嘛,用久了就沾上了人味儿,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本文由钊智敏于2025-10-2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3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