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移动显卡965m天梯深度对比:游戏与设计性能选购指南

哎,说到这个GTX 965M啊…现在提起来感觉像在翻一本旧相册,灰尘扑扑的但里面全是故事,这卡,当年可是中高端游戏本的扛把子,现在嘛,估计很多人都在纠结:捡二手或者老机器还值不值得碰?尤其是又想打游戏又想搞点设计活儿的人,行,那咱就抛开那些冷冰冰的数据表,聊点实在的,带点个人感觉的。

记得我大学那会儿,室友买了一台搭载965M的神舟战神,那个得意劲儿啊…🤔 晚上宿舍断电后,就听他的风扇呼呼转,像个小涡轮,这卡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劲儿有,但得哄着来,你说它弱吧,当年《巫师3》开个中高特效,1080p下也能凑合跑到40多帧,画面其实挺有感染力的;但你说它强吧,一遇到像《刺客信条:大革命》那种“显卡危机”级别的,立马喘粗气,帧数掉得你心凉半截,所以游戏这块,得看你怎么定义“能玩”,你要是追求电竞高刷,或者现在的新3A大作全开特效,那它肯定不够看,老黄刀法精准,它就是个中游偏上的定位,但如果你玩的是《CS:GO》、《英雄联盟》,或者一些几年前的老单机,那它依然是个靠谱的伙伴,甚至有种老伙计的踏实感。

但问题来了…很多人买它不只是为了游戏对吧,可能还想着学学PS,剪个视频,搞点3D建模什么的,这块儿就更有意思了,965M的CUDA核心数是1024个,比桌面级的960还少一点…嗯,我记得大概是这个数,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它的并行计算能力,在今天看来就是…呃,幼儿园水平?😂 用Premiere Pro导出个十分钟的1080p视频,你能明显感觉到它在努力,进度条走得慢悠悠的,你得起来泡杯茶等着,Photoshop里处理些大点的图层或者复杂的滤镜,偶尔也会卡一下,让你怀疑人生,它不是不能干,是干得慢,没效率。

特别是和后来的10系、20系卡一比,那种光追、AI加速啥的它统统没有,就是个纯粹的、老实的计算单元,所以如果你是严肃的设计工作者,靠这个吃饭,那965M真的会拖累你,时间成本太高了,但反过来,如果你只是个学生,或者爱好者,用它来学习软件操作,入门级别的设计,它又完全够用,这种“够用”和“不够用”之间,没有一条清晰的线,全看你的耐心和需求紧迫度。

还有个特容易被忽略的点:散热和功耗,965M的本子,模具好的和差的,体验天差地别,我见过一些散热拉胯的机型,玩半小时游戏,键盘上方能煎鸡蛋,显卡直接降频,帧数断崖式下跌,那体验简直灾难,而散热好的机型,就像给这匹老马配了副好鞍,它能更稳定地跑下去,所以挑这种老卡,真不能光看显卡本身,还得看它呆在一个什么样的“家”里,现在买二手机,这点尤其重要,风扇积灰、硅脂干涸都是隐形杀手。

说到最后,这卡给我的感觉就像一辆老式摩托车。🚗 它没有电喷、没有ABS,启动可能还得蹬两脚,但骑起来有种机械的直接感,你不能指望它上高速飙到120迈还稳如泰山,但在城里兜兜风,感受风和引擎的震动,也自有乐趣,选择965M,更像是一种心态选择:你接不接受它的慢,它的老,以及它背后那份属于某个特定时代的技术印记。

所以结论?没啥标准答案,如果你预算极其有限,主要玩轻量游戏或纯学习,不介意等待,那找个成色好、散热靠谱的965M本子,也许能给你带来惊喜,但如果你对效率有要求,或者想畅玩新游戏…还是加点钱看看更新的平台吧,这老家伙,就让它留在回忆里,偶尔拿出来怀念一下那个风扇呼呼作响的青春岁月,也挺好,哎,说起来,我还真有点怀念室友那台电脑的风扇声了。

移动显卡965m天梯深度对比:游戏与设计性能选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