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苹果芯再进化!iPhone处理器性能天梯图全面盘点

哎,说到iPhone的处理器,真是一段又长又绕的路,每次发布会前,大家都猜这次会不会挤牙膏,结果库克老爷子总能给你整点新花样,记得第一次被A4芯片震撼到,还是iPhone 4那会儿,感觉手里的手机突然从玩具变成了小电脑,但说实话,那时候谁能想到,十几年后,这玩意儿能跑得比某些笔记本还快?🤯

翻出我的旧iPhone 5s,A7芯片首推64位架构,当时觉得“哇,这啥玩意儿,用得上吗?”现在回头看,简直是埋了颗种子,A8、A9那几代,感觉像在爬坡,每年进步一点,但没到惊艳的程度,直到A10 Fusion搞出大小核,我才意识到,苹果开始玩真的了——手机芯片居然能像电脑一样分工,省电的时候用小核,飙性能用大核,不过那时候散热好像没跟上,玩久了烫手,像握着一块刚烤好的红薯。🍠

A11 Bionic是个转折点,神经网络引擎第一次冒头,我当时还嘀咕,这功能有啥用?结果后来人脸识别、拍照优化全靠它,A12更狠,直接7纳米工艺,性能飙上去,功耗还降了,记得用iPhone XS Max打游戏,帧率稳得不像话,但电池嘛…还是得随身带充电宝。😂

A13、A14这两代,感觉苹果在打磨细节,A13的机器学能力更强了,夜景拍照亮了不少;A14首发5纳米,但提升没那么“炸裂”,可能精力都留给M1芯片了?倒是A15让我印象深刻,iPhone 13 Pro Max的续航直接起飞,终于不用天天找插座了,有时候想,芯片进化不光是跑分,更是这些细碎体验的累积。

去年A16发布,很多人说“就这?”,但我觉得它更像一次稳扎稳打,GPU内存带宽提升,拍照的RAW格式处理快多了,可惜散热还是老问题… 玩原神半小时,手机能煎鸡蛋,不过苹果好像总这样,性能给你塞满,但散热得自己想办法,哎。

最近A17 Pro来了,3纳米工艺听着就科幻,光追、ProRes视频,简直把手机当游戏机使,可我试了试,发热还是老熟人… 可能芯片太强,机身反而成了瓶颈?想起以前A9芯片分三星台积电两个版本,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工艺进步了,但挑战变成了怎么把性能“压”进轻薄机身里。

回头看这十多年,苹果芯片的路线图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每年都冲刺,但每一步都踩得扎实,从单核冲到多核,从CPU卷到GPU、NPU… 有时候觉得,芯片进化背后其实是用户习惯的变迁: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干重活,而苹果总提前几年埋下技术种子。

不过也有遗憾,比如散热始终没彻底解决,老机型升级后卡顿… 但说到底,这颗“芯”早已不只是硬件,它成了iPhone灵魂的一部分,下次换机时,可能我还会对着天梯图纠结半天,毕竟,谁不想让口袋里的伙伴更聪明一点呢?🚀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我那台卡成PPT的iPhone 6… 唉,时代变得真快啊。)

苹果芯再进化!iPhone处理器性能天梯图全面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