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手机CPU天梯图全解析:性能对比与选购指南
- 问答
- 2025-10-20 10:32:47
- 3
哎 说到2016年的手机CPU啊…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点意思,那会儿我还在用骁龙810的机器,烫得能煎鸡蛋🤯 每次玩游戏都得对着空调吹风口,朋友都笑说我这手机自带“烧烤模式”,今天就想随便聊聊那年的芯片战场,可能有点碎碎念,你们随便听听。
先说说高通吧,那年他们可算从火龙810的阴影里缓过劲来了,骁龙820用上了自主Kryo架构,性能确实猛,但…怎么说呢,就像个脾气暴躁的短跑选手,跑分是高啊,可一发热就降频,玩《王者荣耀》团战时候帧数能掉成PPT,我邻居买了台820的旗舰,天天炫耀安兔兔分数,结果夏天出门导航都能触发高温报警…最后只好揣个冰袋在包里,不过对比前代真是进步巨大,至少不会像810那样动不动就烫手关机了。
联发科那时候还在做十核梦呢,X20/X25搞什么三丛集架构…听着很科幻对不对?实际用起来调度简直混乱,有次我拿同事的魅族PRO 6测试,开个微信都能把小核折腾得直喘气,电池嗖嗖掉电,但便宜啊!千元机清一色标配MTK,卖场小哥都忽悠说“十核比八核强”…其实日常刷抖音还行,但你要是想边录4K视频边听歌,卡得你怀疑人生,现在想想 联发科那会儿就像个偏科生,总想用田忌赛马的套路,可惜赛场规则早就变了。
华为的麒麟960倒是让我意外,记得在海思还在K3V2时代被嘲笑了好久,这次居然在GPU上堆了Mali-G71 MP8!当时拆解图出来的时候,群里都在说“海思这是把电脑显卡塞进手机了吧”,实际玩游戏确实不怂,而且温控比820聪明得多…就是兼容性偶尔抽风,有些冷门应用会闪退,不过人家有基带优势啊,出国漫游时朋友的苹果手机找信号找到绝望,我的荣耀V9却能稳定上网…这种小得意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三星Exynos 8890呢…像是个精致但高冷的贵族,猫鼬架构听起来可可爱爱的,性能却凶得很,可惜除了三星自家旗舰和少量水货机,市面上太难买到了,有次摸过工程机,那个震动马达调教得…嗡嗡嗡得像电动牙刷,但屏幕色彩真绝啊!可惜系统更新慢半拍,刷机包也少,适合极客折腾 普通用户可能用不顺手。
再说说苹果A10 Fusion吧,这货简直犯规!当时评测机构都懵了…手机CPU性能直接逼近笔记本处理器,我表妹买的iPhone 7 Plus到现在还能流畅打原神(虽然画质得调低),不过它那个大小核调度更奇葩,日常使用经常卡在小核上,要突然爆发时才唤醒大核…导致有时候解锁手机都会迷之卡顿0.5秒,但架不住单核性能碾压全场,就像班里那个天天睡觉还能考第一的学霸,气人不?
回头看2016年的中端芯片,骁龙625真是神一般的存在,红米Note 4X用户应该懂,发热低续航强,我妈那台用了四年才退休…现在想想 可能高性能不是唯一答案,均衡才是王道?
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其实选芯片就像找对象…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合适的搭配,游戏党追骁龙820没毛病,但得忍受充电宝随身带;日常党用麒麟955更省心,可惜当时华为系统广告有点多;至于联发科…大概适合预算紧张还想要参数好看的吧?现在2024年再看这些老古董,反而觉得那时候的手机更有性格,不像现在清一色骁龙联发科二选一 无聊得很。
(突然想到个细节)那年评测视频都喜欢用“不服跑个分”当梗,现在谁还提跑分啊…大家更在意打游戏烫不烫 拍照快不快,可能用户真实需求从来就没变过,变的只是厂商讲故事的方式吧,哎 要是能回到2016年,我可能还是会选那台烫手的820旗舰…毕竟青春不就是一边抱怨一边真香嘛 😂
本文由歧云亭于2025-10-2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3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