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争锋:在练字游戏中精进笔触,书写艺术从此大不同!
- 问答
- 2025-10-19 09:24:42
- 2
哎,说到练字,这事儿可真有意思,我以前总觉得,写字嘛,能把字认出来不就得了?直到有次翻到自己初中写的日记,那字迹歪歪扭扭的,像被风吹乱的稻草,自己看着都脸红。😅 那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这话真不假,可怎么练呢?报班?太正式了;自己瞎写?又没耐心,后来偶然发现,把练字变成游戏,嘿,整个感觉就全变了。
你试过用毛笔在旧报纸上乱涂吗?不是正经临帖,就是随便划拉,墨汁晕开的那种感觉,软软的,像云朵在纸上散步,我开始这么干的时候,纯粹是发泄情绪——工作压力大,写个字总行吧?结果一不小心,就上瘾了,这不是什么“每日一练”的苦差事,更像是一种私密的玩耍,我会故意把“永”字八法的每个笔画拆开,用不同速度写:这一撇要快,像燕子掠过水面;那一捺却慢吞吞的,像老牛拖车,有时候墨蘸多了,字胖得像吃饱的熊猫,自己看着都笑出声。😂 对,就是不完美才好玩,你根本不用追求那个“标准答案”。
游戏心态太重要了,我以前临《兰亭序》,总想着要一模一样,手抖得跟筛子似的,后来放弃了,改成“猜字游戏”:闭眼瞎写几个字,再睁眼看看像谁的字帖?是颜真卿的浑厚,还是赵孟頫的秀气?有时候写出来四不像,反而有种奇怪的趣味,比如写“山”字,中间那一竖本该挺拔,我偏写得歪歪斜斜,倒像个小山丘在打瞌睡,这种不按套路出牌,反而让我注意到笔触的细节——原来用力轻一点,墨色就会淡得像远山;手腕转一下,笔锋就能翘起尖尖角。🗻
工具也是游戏的一部分,我有支便宜的毛笔,笔毛都快秃了,可写出来的字反而有种沧桑感,像老树虬枝,还有次用咖啡代替墨汁(纯属闲得慌),写出来的字带着棕色的晕染,闻着还有股焦香,瞬间觉得这字有了温度,也有翻车的时候:试过用口红在镜子上写字,结果糊成一团,被家人吐槽“浪费”,但那种实验的快乐,是规规矩矩练字给不了的。
情绪来了,字也跟着跳舞,心情好的时候,笔画是飞扬的,甚至带点俏皮的钩挑;烦躁时,字就挤成一团,像在吵架,有一次加班到半夜,我抓起笔乱写“烦死了”,结果那个“死”字的最后一笔,狠狠一顿,墨点溅得像星星——反而成了那页纸最生动的部分,你看,情绪不是敌人,它能让笔触有生命,偶尔写嗨了,还会在角落画个小太阳或者哭脸,这些涂鸦和字挤在一起,像在讲故事。🌞
其实练字游戏最妙的,是它没有终点,今天觉得笔锋稳了点,明天可能又手生,但慢慢地,我发现写字不再是任务,而是像喝茶一样的习惯,下雨天,听着窗外的滴答声,写几个湿润的字;阳光好的下午,墨迹干得快,字也跟着明亮起来,甚至等公交时,用手指在空气里比划,也算一种“隐形练字”。
现在回头看,那些游戏般的尝试,让我的字确实有了变化——不是变成书法家,而是有了自己的脾气,有时候写封信,朋友会说“这字有你的味道”,我就特别开心,笔墨的争锋,说到底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玩一场无限的探索,也许下一笔,就会有新的惊喜呢?
本文由凤伟才于2025-10-1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3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