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M.2 SATA固态硬盘天梯图:全方位解析性能与容量的选购秘诀

哎 说到M.2 SATA固态硬盘 这玩意儿现在感觉像个尴尬的存在… 你说它快吧 比不上NVMe 说它普及吧 现在新主板都直奔PCIe 4.0去了,但你别笑 我抽屉里还躺着两三块这种盘 给老笔记本升级的时候 真就救过急,所以今天就想随便聊聊这个“过渡产物” 怎么选 怎么用 还有它那些奇奇怪怪的脾气。

首先得搞明白 M.2只是个插槽样子 里面走的协议可能是NVMe 也可能是SATA,M.2 SATA嘛 本质上就是把你熟悉的那块2.5寸SATA盘 压成一条小贴片,性能上限就卡在SATA 3.0的600MB/s那儿 跑死了也突破不了,但为什么还有人考虑它?比如你那台五六年前的超极本 只有一个M.2口 却不支持NVMe协议 这时候M.2 SATA就是唯一的选择了,或者你主板M.2接口有限 已经插满高速NVMe盘了 但还想加个存储盘 找个便宜的M.2 SATA塞进去 不占硬盘位 也挺省心。

容量方面 现在常见的是256G、512G到1T,说真的 256G现在有点捉襟见肘了 装个系统、扔几个软件就快满了 除非你纯粹当系统盘,我个人觉得512G是个甜点容量 价格下来了 分个区装系统再加点常用东西 还算从容,1T呢 如果你有大量文档、照片要存放 又不想折腾外接硬盘 可以考虑 但价格往往比同容量2.5寸SATA SSD贵一点 毕竟形态摆在那儿,再往上比如2T的M.2 SATA 不是没有 但性价比就… 有点奇怪 通常不如直接上NVMe了。

M.2 SATA固态硬盘天梯图:全方位解析性能与容量的选购秘诀

性能嘛 别看都是SATA协议 不同品牌、不同主控和颗粒 用起来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有的盘持续读写能跑到500多MB/s 接近理论极限了 但4K随机读写可能就软绵绵的 这会影响系统响应速度,我遇到过一块某二线品牌的盘 标称速度挺漂亮 实际用起来 开多个浏览器标签都能感觉到卡顿 后来查了查 是用了比较老的主控 缓存策略有问题,所以啊 不能光看连续读写那个数字 得找找有没有真实用户的随机性能反馈,有的盘用久了掉速明显 特别是那种QLC颗粒的 缓存用光之后 写入速度能掉到几十兆 传个大文件能急死人。

温度也是个事儿,别以为SATA协议发热就小 M.2形态的盘 很多没有散热片 紧贴着主板 如果机箱风道不好 长时间高负载读写 也会热到降速,我有个朋友把它装在迷你主机里 夏天拷游戏 速度一开始飞快 后来就蔫了 一摸主板背面烫手,后来贴了片薄铜片 才算缓解,如果设备空间允许 看看有没有带散热片的版本 或者自己几块钱买个散热马甲 没坏处。

M.2 SATA固态硬盘天梯图:全方位解析性能与容量的选购秘诀

品牌选择上 三星、西部数据、英睿达这些老牌子 通常稳当 但价格硬,国产的一些品牌像致钛、光威 这几年也上来了 用的长江存储颗粒 性价比高 我试过一块512G的 日常用没感觉和大牌有啥区别 但 firmware 更新可能没那么勤快,要是给重要数据用 还是选口碑久一点的吧 图个安心。

最后扯点闲篇 现在NVMe都普及到白菜价了 为什么M.2 SATA还没消失?我觉得 就像老式转接头一样 总有那么些旧设备需要它“续命”,而且对于很多日常应用 比如办公、看视频 SATA协议的带宽其实已经够用了 感受不出和NVMe的差距,除非你经常处理大文件 或者追求极速加载,如果你正好有台老机器要升级 或者需要个不占地方的副盘 它依然是个实用的选项,只是买的时候 多看看评测 别光被低价冲昏头 毕竟硬盘有价 数据无价啊。

差不多就这些吧 想到哪说到哪 希望能给你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