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核显天梯图出炉!2022年集成显卡性能排名及选购指南
- 问答
- 2025-10-17 12:50:40
- 3
好,那咱们就来聊聊这个2022年的核显天梯图吧… 说实话 每次看到这种排名更新,我都觉得有点小激动,又有点懵,毕竟现在独显价格还是飘在天上,很多人装机或者买笔记本,真的就是盯着核显性能在挑,但核显这玩意儿吧,名字乱得很,性能差距也大,不看清楚真的容易踩坑。
先说说我自己的感觉啊,今年最亮眼的,肯定是AMD的RDNA2架构核显,就是锐龙6000系列里那个Radeon 680M,这东西… 真的有点颠覆我对核显的认知,你想想啊,用上RDNA2,就是和PS5、XSX同款的架构下放,性能直接奔着低功耗独显去了,实测下来,1080p中低画质玩不少3A大作,居然能跑到四五十帧,甚至更高… 这放在两年前你敢信?😳 核显能流畅玩玩《巫师3》老版本或者《GTA5》这种,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它现在居然能碰《艾尔登法环》(当然得降分辨率降画质),确实猛。
然后呢,英特尔这边,锐炬Xe显卡其实也还行,特别是用在那些功耗给得比较足的轻薄本上,像i7-1260P这种,但… 怎么说呢,它的表现很吃内存,必须是双通道!如果你不小心买了个单通道内存的版本,那个性能落差,简直像从山坡上滚下来,能掉一半你敢信?所以看英特尔核显本子,一定得问清楚内存配置,这是血泪教训,它的强项是视频解码和一些轻度的创作加速,日常办公、看4K视频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更早的Vega架构核显,比如锐龙5000系列里的,现在看就有点老兵的感觉了,性能够用,绝对够用,应对LOL、CS:GO这些网游没问题,稳定性也很好,但跟新出的RDNA2一比,就像是老式轿车和新能源电车的区别,能耗比和绝对性能被拉开差距了,不过如果预算卡得紧,它依然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毕竟配套的CPU本身也很强。
哦对,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苹果的M1/M2芯片里的集成显卡,那个不能直接跟Windows这边的核显比,因为体系完全不同,但它的效率是真的高,在特定的视频剪辑、图片处理上,靠着统一内存架构,表现非常流畅,但你要是想拿它来打Windows平台的主流游戏… 那还是算了,生态是硬伤。🍎
说到选购,我觉得吧,首先得想清楚你用它来干嘛,如果就是办公、上网课、看视频,偶尔玩点小游戏,那其实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核显都能满足,你更应该关注的是CPU性能、屏幕素质、续航这些,但如果你是个轻度游戏玩家,对帧数有那么点要求,那锐龙6000系列的RDNA2核显绝对是首选,它算是给“核显不能玩游戏”这个观念画了个句号… 或者说,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还有一点很关键,看核显性能不能光看名字,得看它塞了多少个计算单元(CU)或者执行单元(EU),同样是锐龙6000,有12个CU的Radeon 680M和只有6个CU的660M,性能差挺多的,同样,英特尔那边,EU数量也有区别,这些细节,商家才不会主动告诉你呢。
最后啰嗦一句,核显的性能发挥非常依赖散热和功耗释放,同一个芯片,放在一个散热烂怂的轻薄本里,和放在一个散热好的全能本里,跑分能差出20%都不止,所以看评测,一定要找针对你具体型号的评测,看那个“单烤GPU”能维持多少瓦的功耗,这个数字比什么天花乱坠的广告词都实在。
哎,大概就想到这些,核显这几年进步真是快,感觉以后中低端独显的市场会越来越难混了,对于大部分不是硬核玩家的人来说,一个强大的核显,真的能省心不少,希望这点乱糟糟的想法,能给你一点参考吧。🤔
本文由符海莹于2025-10-1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2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