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Lenovo)的全球征程:科技品牌跨越国界的成长故事
- 问答
- 2025-10-17 04:52:30
- 3
哎 说到联想这公司 我第一个想到的其实是小时候家里那台笨重的台式机 开机时风扇嗡嗡响 屏幕上跳出那个深蓝色的Lenovo logo…那时候哪会想到 这牌子后来能跑遍全世界啊 🤔
联想的故事 起点特别“中国” 就是中科院计算机所那几间旧平房 1984年成立的 那时候还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名字长得让人记不住,柳传志带着11个人 启动资金是中科院给的20万 结果一开始还被骗走了14万 这开局简直像烂俗剧本,他们最早是给IBM做代理 卖国外电脑的 但老柳心里憋着股劲 总觉得“咱得有自己的技术” 这种不甘心 可能才是后来收购IBM PC业务的伏笔吧。
2004年那次收购 现在回头看真是胆大包天,联想自己年收入才30亿美元 居然敢吞下IBM那个年入90亿美元的PC部门 这就像小个子想背起一个大胖子,当时外界都在唱衰 觉得中国企业根本玩不转国际品牌,我还记得宣布收购后 联想北京总部楼下有记者堵着问“你们会不会把ThinkPad搞砸了” 工程师们加班改方案时 桌上都摆着胃药…但你说怪不怪 他们居然真接住了,不仅保留了ThinkPad的小红点设计和黑色经典外观 还慢慢把成本给压下来了。
全球化不是请客吃饭 联想在海外也踩过不少坑,比如刚开始在美国推消费电脑时 广告语直接翻译中文的“科技灵感” 老外根本看不懂,还有次在巴西 因为没考虑当地电压不稳 一批电脑老烧主板 被投诉到崩溃,这些细节 报表上看不到 但都是真金白银买的教训,杨元庆有句话我印象特深 他说“国际化就是一边流血一边学走路” 听着有点悲壮 但确实这么回事。
后来吃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更悬,2014年从那会儿看 摩托罗拉已经是瘦死的骆驼 联想花29亿美元 很多人觉得亏了,但联想看中的是专利和拉美市场渠道…虽然手机业务到现在也没完全翻身 但你看现在摩托罗拉折叠屏在海外卖得还行 起码没让这老牌子彻底消失,这种收购 就像捡别人觉得没用的零件 自己慢慢攒出一台车 开得慢 但总归是在往前挪。
其实联想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 是它那种“土洋结合”的生存智慧,比如在印度 他们给电脑装了声控系统 因为当地很多人不习惯打字 在非洲 针对高温多尘环境做了防尘膜…这些本土化改动不大 但特别实在,它不像苹果那种高高在上的完美主义 反而有种“哪儿有问题就修哪儿”的笨拙感,这种灵活 可能才是它能活下来的关键。
现在想起来 联想这40年 就像个埋头赶路的人 姿势不一定好看 有时候还踉跄 但一直没停,从北京中关村到全球180个市场 从代理国外品牌到自己做研发…它身上有种中国制造特有的韧性:不优雅 但结实,下次再看到那个变形的Lenovo标志 我大概会想起的 不只是那台旧电脑的嗡嗡声 还有这种磕磕绊绊却始终向前的故事吧。🌍
本文由盈壮于2025-10-1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2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