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Win11迈克菲安全软件实测:性能分析与操作技巧详解

哎,说到Win11自带的那个迈克菲…我一开始真是头大,新电脑开机,桌面上那个红盾牌图标就杵在那儿,像个尽职尽责的门卫,但你又不知道它到底在忙活些啥,弹窗?偶尔有,说它占资源吧,好像也没让电脑卡成幻灯片,但就是…存在感有点微妙,所以我就想,干脆自己折腾一下,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先说说安装体验吧,现在很多新买的品牌机,尤其是像戴尔、联想这些,出厂就给你预装好了迈克菲的试用版,开机设置系统的时候,它就会跳出来,用各种“超值优惠”、“限时特价”诱惑你,那个界面吧,设计得花里胡哨的,按钮又多,一不小心就可能点到续费上,对电脑新手来说真是个陷阱,我当时就差点中招,心里嘀咕着“这安全软件怎么感觉第一个要防的是它自己…” 🤔 最后找了半天,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稍后决定”或者“仅使用免费基础功能”的选项,这个过程就挺劝退的,感觉不像个安全卫士,倒像个推销员。

装是装上了,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性能影响,这可是我最关心的,我用的是一台联想Yoga,i5的处理器,16G内存,算是主流配置吧,开机后,啥也不干,先打开任务管理器盯着,好家伙,迈克菲的几个进程安静地躺在后台,内存占用了大概150MB左右,CPU波动很小,几乎在0%到1%之间徘徊,嗯…初步印象还行,没有想象中那么“肥”。

然后我试着进行一些日常操作,打开一个包含几十个标签的Chrome浏览器——这是常态了——同时后台放着Spotify音乐,再开个Word写点东西,这时候再切回任务管理器,系统整体内存占用上去了,但迈克菲的份额增长并不夸张,还是在200MB以内,CPU偶尔会在我打开一个新程序或者下载文件时,突然跳到5%左右扫描一下,但很快就平息了,这种“触发式”的扫描机制,感觉比某些软件时刻保持高警觉、导致系统一直有点“涩”的感觉要好,在我运行大型软件,比如用Photoshop处理一张超大的图片时,能感觉到迈克菲的实时防护会让导出速度慢那么一两秒…就一点点,不刻意对比可能察觉不到,但对我这种急性子来说,还是会“啧”一下。😅

说到防护能力,我得承认,没敢真去病毒窝里试,主要是通过一些第三方评测网站看数据,像AV-Test这些机构,迈克菲的防护得分一直挺高的,属于第一梯队,它那个网络防火墙挺灵敏,有一次我装一个小众软件,它立刻弹窗警告,问我是否允许连接网络,虽然最后我选择允许了,但这种“疑心病重”的态度,对于安全软件来说其实是好事,还有网页防护,访问一些有风险的网站时,它会直接拦截,页面变成它自己的红色警告页,这点做得简单粗暴有效。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啰嗦,不是那种频繁的弹窗打扰,而是软件本身的设置选项太复杂了!点开主界面,密密麻麻的功能排布,什么“身份保护”、“密码管理器”、“安全浏览”…每个点进去还有子菜单,想找个简单的“快速扫描”按钮,都得瞅半天,对于只想安安静静有个基础防护的用户来说,这学习成本有点高,我花了大概半个小时,才把那些我不需要的增值服务提醒给关掉,感觉像在跟软件斗智斗勇,有时候真怀念那种极简风格的杀软,打开,扫描,结束,完事。

哦对了,还有卸载,这可能是迈克菲最“臭名昭著”的地方了,你想在Windows设置的应用列表里直接卸载?它会千方百计挽留你,弹出一个又一个窗口,问你“确定吗?”“真的不再考虑一下我们的优惠吗?”“没有保护很危险哦!”……简直像一场分手拉锯战。😤 最后我火了,直接去官网下载了它专门的卸载工具(MCPR.exe),在安全模式下运行,才算是彻底清干净,这个过程绝对能排进“用户最不友好体验”前十。

总结一下吧,经过这一番折腾,我觉得Win11上的迈克菲,像个基本功扎实但性格有点别扭的优等生,防护能力没得说,性能开销在可接受范围内,尤其对中高配置电脑影响不大,但它那过于复杂的界面、强烈的推销倾向和艰难的卸载过程,真的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你是个电脑小白,懒得折腾,而且电脑配置还行,用着厂商赠送的订阅期,它完全能保护好你,但如果你喜欢清爽、掌控感强,或者机器配置本就捉襟见肘,那Windows自带的Defender或许是个更轻巧省心的选择,毕竟…它可不会变着法儿问你要钱。

就这么着吧,这次实测下来,心情有点复杂,算是拔草了,但也承认它确实有两把刷子,用什么软件,终究还是看个人习惯和需求啦。

Win11迈克菲安全软件实测:性能分析与操作技巧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