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感修图速成:用PS五分钟调出质感大片超详细教程
- 问答
- 2025-10-15 23:24:48
- 2
哎 你说现在修图这事儿吧 有时候真觉得挺玄学的…明明跟着教程一步步来 调出来的照片就是差点意思 像隔夜馒头似的又干又硬,今天我就琢磨着 能不能用最笨的方法 把那种所谓“高级感”给拆解看看?就五分钟 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图层 咱们试试看?
先别急着打开PS啊 我习惯先干件事:把原图丢进手机相册 缩到最小 眯着眼看,这时候你注意到的肯定不是细节 而是整张图的“骨架”——哪块太跳了 哪块死黑一片 颜色有没有拧巴,上次给我家猫拍照 缩略图里才发现它左耳朵尖居然和背景融在一起了 这步真的能救命…😼
好了现在开PS 第一分钟绝对不碰调色工具 先去“滤镜-Camera Raw”里找“光学”栏,很多人会跳过这步 但镜头畸变和暗角其实特别破坏质感…记得有回修建筑照片 楼都是歪的 调半天颜色还不如勾选“启用镜头校正”来得实在,接着直接拽“纹理”滑块往左减10-15 皮肤或天空的杂讯会温柔下去 但别碰清晰度!那个太硬了。
第二分钟玩点邪的:复制背景层 模式改“柔光” 不透明度调到20%以下,这时候画面会灰蒙蒙的对吧?别慌 再加个“色阶”调整层 把左右两个三角滑块往中间推 直到直方图两端刚碰到山脚——哎你看 是不是瞬间就有种…像给照片镀了层哑光膜的感觉?上次用这招修静物 朋友居然问我是不是换了镜头🤔
颜色这块吧…第三分钟咱别学网红调什么青橙色 试试冷门招数:新建“曲线” 选中RGB下拉菜单里的“蓝”通道 把曲线最顶端轻轻往左拉一丢丢 让高光泛点蓝调;再选中“红”通道 把中间调往下压一丝丝,这么折腾完 肤色会透出胶片感的暖 而阴影里藏着若隐若现的冷 比直接套滤镜有呼吸感,对了 要是觉得肤色发青 就在“HSL”里把橙色饱和度降5点 明度加3点 玄学吧?
第四分钟该处理光影了,关键不是加亮 是做减法:用“加深工具” 范围选“中间调” 曝光度设8% 把画面里乱跳的元素悄悄压暗,比如人物身后的垃圾桶、过亮的天空角落…修图如扫地 把垃圾清干净了 主体自然就亮了,有张海边照片我压暗了浪花泡沫 结果礁石的纹理突然就有了戏剧性 像被月光洗过一样🌊
最后六十秒千万别贪心!盖印所有图层(Ctrl+Alt+Shift+E) 打开“高反差保留” 半径设1.5像素 图层模式改“线性光” 再用蒙版擦掉皮肤和光滑表面——这步相当于给边缘描上看不见的锐化 比直接拉锐化滑块精致多了,完工前一定缩到25%视图检查整体 有时候放大修细节会修出“恐龙肌理”…
其实所谓高级感 可能就是把“刻意”藏起来的过程?像小时候学写字 老师总说别把力气用在握笔上,现在翻以前修的照片 那些拼命加饱和度的、狂拉对比度的 简直像用美图秀秀打架…最近反而喜欢在调完色后 把饱和度整体降5点 再在曲线最暗部补一丁点蓝 画面就突然沉静下来了。
哦对了 差点忘记说…这种速成法最怕原图质量太差,要是光线糊成一团 还不如直接转黑白 用曲线拉个S型 瞬间就有种“我不是调不好 是故意做旧”的底气(笑),说到底 修图工具就像炒菜铲子 重点是你知道什么时候该颠勺 什么时候该小火收汁——
嗯 好像超时了?不过这种边琢磨边尝试的过程 本身比成果更有趣吧。
本文由瞿欣合于2025-10-1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2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