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显卡性能巅峰对决:2015天梯图权威评测与选购指南

哎 说到2015年的显卡市场…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那时候NVIDIA的Maxwell架构正风光,AMD的Fury系列也用上了HBM显存这种新玩意儿,感觉两边都憋着一股劲,现在让我试着回忆下当时的场景,可能有些细节记不太清了,但那种挑显卡时的纠结感,倒是很真实。

记得当时GTX 980 Ti一出场,几乎就把“卡皇”的帽子戴稳了,它那个GM200核心,性能真的猛,特别是超频潜力,让很多DIY玩家玩得不亦乐乎,但价格嘛…也是真让人肉疼,相比之下,AMD这边的R9 Fury X,就像个带着新武器的挑战者,第一次用上HBM堆叠显存,显存带宽高得吓人,而且那个水冷散热器小小的,看起来很精致,实际用起来,特别是玩一些当时的游戏,好像并没有完全发挥出HBM的全部实力,有时候感觉差那么一口气,驱动优化也是个问题,挺可惜的。

中端市场就更有意思了,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GTX 970绝对是当年的明星产品,性价比之王,几乎成了很多人的首选,不过后来那个“3.5GB+0.5GB”显存的风波…唉,也算是个小插曲了,让不少人吐槽,它的直接对手是R9 390,显存给得特别大方,直接8GB,在高分辨率下有点优势,但功耗和发热…也确实是个考验,你得有个好点的电源撑着。

再往下看,像GTX 960和R9 380这种,就是给主流玩家准备的,玩个1080p的游戏,不开太高特效,基本也够用了,选择它们的人,可能更看重的是功耗和发热控制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那么极致的性能。

现在想想,当时选显卡,除了看天梯图上的排名,还有很多“场外因素”,NVIDIA的GameWorks技术,对很多游戏有优化,玩起来帧数更稳一些,AMD呢,则主打FreeSync,让显示器同步技术的门槛变低了,这点很良心,还有啊,你喜欢的游戏是偏向A卡还是N卡优化,这也得考虑,不然花了钱可能体验打折扣。🤔

回过头看2015年,感觉像是显卡大战前的一个预热,NVIDIA在能效上做得真不错,Maxwell架构很省电,AMD则是在新技术上更大胆,HBM就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为后来铺了路,当时为了选一张卡,可能得在论坛里泡好几天,看各种评测,对比价格,还要担心会不会马上出新品被背刺…那种心情,现在还记得一点。

所谓的天梯图,也只是一个参考,真正适合自己的卡,还得结合自己的预算、想玩的游戏、甚至机箱和电源的情况来定,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合不合适吧,希望这些有点零碎、带点个人情绪的记忆碎片,能给你一点不一样的参考,毕竟,装机嘛,有时候也是一种带着点冲动和热爱的选择。😄

显卡性能巅峰对决:2015天梯图权威评测与选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