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关于文字化化翻译字幕的方法碎碎念和别踩雷

关于文字化化翻译字幕的方法碎碎念和别踩雷 基于字幕组从业者经验总结及翻译论坛常见讨论整理)

翻译字幕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坑多也真坑多,先说最基础的:别当人肉翻译机,很多人觉得逐字翻译就行,但日语/英语和中文的语序、表达习惯差得远,比如日语里“行くよ”翻译成“去吧”可能没问题,但“行くわ”带点撒娇语气,直接翻译成“我去啦”可能比“我要走了”更贴合原意,这时候得结合场景和人物性格调整,别硬拗字面意思。

关于文字化化翻译字幕的方法碎碎念和别踩雷

然后是文化梗的问题,日剧里经常出现“御节料理”“盂兰盆节”这种日本特有的东西,直接音译可能让观众懵圈,但加括号解释又影响观看流畅度,这时候得看情况:如果是大众向作品,可能需要在第一集稍微注释,后面沿用简称;如果是小众文化向,可能得保留原词,但字幕组内部最好统一术语,避免同一部剧里“和服”和“着物”乱飞。

时间轴调整是另一个大坑,很多人以为字幕和画面同步就行,但日语说话节奏快,中文翻译如果字数太多,观众根本来不及看,比如原句是“本当に楽しかったよ”,翻译成“今天真的特别开心”可能刚好,但“今天我真的玩得非常愉快”就可能超时,这时候得学会删减冗余,本当に”可以简化为“真的”,“よ”这种语气词如果不影响整体意思,可以酌情省略。

关于文字化化翻译字幕的方法碎碎念和别踩雷

还有俚语和网络用语的处理,比如英语里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翻译成“你只活一次”虽然对,但没内味儿;日语里的“草生える”(笑到长草)如果直译成“长草”,观众肯定一脸问号,这时候可能需要意译,笑死了”或者“太搞笑了”,但得确保上下文不违和。

最容易踩雷的是政治敏感和版权问题,翻译时千万别碰红线,比如涉及领土争议、历史问题的表述,一定要查证官方译法,别以为字幕是“二次创作”就能随便改,原作的台词风格、人物设定必须保留,比如把日漫里的“俺”全翻译成“我”,虽然语法对,但角色性格瞬间变软,观众分分钟出戏。

最后说个实用技巧:翻译前先通看一遍原片,理解整体剧情和人物关系,再动手翻译,比如某句台词在第一集是玩笑,但后面有反转,这时候翻译的语气就得留余地,还有,别依赖机器翻译!虽然现在AI进步了,但“信达雅”里的“雅”还得靠人脑调整。
参考了某字幕组内部培训资料及知乎翻译话题高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