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从性能演进看笔记本处理器发展:12年天梯图助你精准选择理想机型!

(引用来源:极客湾Geekerwan发布的移动端CPU性能天梯图及历年评测数据)

直接开始:

回想2012年,如果你要买一台性能不错的笔记本,英特尔酷睿i7-3610QM算是高端选择,它能流畅运行当时的办公软件和游戏,但放到今天,可能连一些基本的在线高清视频会议都会有些吃力,这就是过去12年笔记本处理器性能飞跃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这条演进之路,我们可以借助一份涵盖了从2012年到2024年初主流笔记本处理器的“性能天梯图”,这张图就像一把尺子,能帮你快速定位不同CPU的性能高低。

远古时代(约2012-2016年):性能稳步爬升

这个阶段,英特尔是绝对的主角,标志性的酷睿“i3、i5、i7”系列深入人心,2012年的i7-3610QM,性能基准设为100分,那么到了2016年,同样是i7家族的i7-6700HQ,性能已经提升到了大约150分。(引用来源:极客湾天梯图性能分数对比)进步是明显的,但更像是“挤牙膏”,每年提升一点点,对于当时的大部分用户来说,一台i5处理器笔记本就足以应对所有日常任务。

从性能演进看笔记本处理器发展:12年天梯图助你精准选择理想机型!

转折点(2017-2020年):核心战争与AMD的回归

2017年,情况开始变化,AMD带着全新的锐龙(Ryzen)处理器回来了,最大的变化是“核心数量”的爆发,英特尔还在主流笔记本上普遍提供4个核心时,AMD的锐龙7处理器一下子带来了8个核心。(引用来源:AMD锐龙系列处理器发布信息)这就像从一条四车道变成了八车道,处理多任务的能力大大增强。

到2020年,像AMD的R7 4800H这样的处理器,性能分数已经飙升至接近400分(以i7-3610QM为100分基准)。(引用来源:极客湾天梯图)英特尔也被迫加快了脚步,推出了更多核心的产品,这个时期,无论是玩游戏还是进行视频剪辑,笔记本的性能都开始向台式机看齐。

从性能演进看笔记本处理器发展:12年天梯图助你精准选择理想机型!

巅峰对决(2021年至今):工艺飞跃与能效革命

最近几年是真正“炸裂”的时代,苹果自研的M1芯片在2020年底发布,彻底改变了局面,它基于ARM架构,以其惊人的能效比著称:性能强大的同时,续航时间极长,发热还小。(引用来源:Apple M1芯片发布会及多方评测)它的出现让“全天候续航”成为可能,在性能天梯图上,M1系列芯片的性能位置非常高,尤其是多核性能。

英特尔和AMD也全力反击,英特尔推出了第12代酷睿及以后的处理器,采用了“大小核”混合架构,兼顾高性能和低功耗。(引用来源:Intel 混合架构技术介绍)AMD的锐龙6000、7000系列则在能效和核显(自带显卡)性能上大幅进步,到2024年,高端处理器如英特尔的酷睿i9-13900HX或AMD的锐龙9 7945HX,性能分数已经超过了800分,是12年前顶级芯片的8倍还多。(引用来源:极客湾最新天梯图数据)

如何用“天梯图”帮你选电脑?

  1. 先定预算和用途:不要只看处理器,先想好你主要用电脑做什么(写文档、编程、玩游戏、剪视频),以及准备花多少钱。
  2. 上天梯图查排名:找到近期的笔记本CPU天梯图,你的目标处理器在图中位置越高,性能越强。
  3. 横向对比:在你的预算范围内,比较不同品牌(Intel, AMD, Apple)的处理器在天梯图上的位置,同样5000元价位的笔记本,搭载AMD R7 7840HS的机型可能比搭载Intel i5-13500H的性能排名稍高一些。
  4. 关注能效:如果你经常移动办公,需要长续航,那么苹果M系列、AMD锐龙7000系列或英特尔酷睿U系列(低功耗)通常是更好的选择,它们在天梯图上可能不是最高,但能效比很出色。
  5. 综合考量:处理器很重要,但笔记本的屏幕、内存、硬盘、散热同样关键,一个强大的处理器如果散热不好,也无法发挥全部性能。

过去12年,笔记本处理器从“够用”走向了“过剩”,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借助天梯图这个工具,你可以拨开营销迷雾,精准找到那颗最适合你需求的“芯”,做出最明智的选择。